EN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金融时报》实现碳中和目标:私募股权投资大有可为
2021-04-06 16:50:41
 

2020年9月,中国提出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以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今年两会也强调,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站在2021年展望未来,“30·60目标”将给经济社会带来一系列深刻变革。实现“30·60目标”离不开金融行业的支持;同时,“30·60目标”也将给金融行业带来机遇和挑战。在共同推动“30·60目标”实现的征途中,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将会有怎样的行动?碳中和将会给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带来怎样的机遇?存在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带着这些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盛世投资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合伙人姜燕。

《金融时报》记者: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来看,碳中和将为一级市场和投资机构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姜燕:“30·60目标”给各个行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企业在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运营管理、投融资等各个环节做出积极改变。碳中和不仅对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也将在碳中和目标达成中大有可为。从资金端来看,国内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绿色激励约束机制的逐步完善,将引导和激励大量资金以市场化的方式进入绿色投融资活动,其中部分资金也会进入一级市场,为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注入绿色活水。近期,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基金纷纷设立,可以预期,未来地方政府、国企央企、上市公司以及产业投资机构等均会考虑设立绿色、低碳等可持续发展主题基金,支持我国实体经济绿色发展。

从资产端来看,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催生大量的投资机会。能源供给、交通运输、建筑、制造业、工业生产、农业等领域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带来的技术变革、降本提质增效,将重塑产业链、供应链、消费链、创新链、价值链,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可以充分发挥“资本+资源”的优势,持续加速赋能碳中和技术研发、场景和应用,推动零碳转型。

在资金端和资产端提供的机会下,越来越多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将采纳ESG投资和绿色投资理念,并进行自身的ESG体系构建和能力建设,加强ESG风险识别和管理,应对气候变化、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金融时报》记者:在我国经济向绿色发展转型的过程中,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面临哪些挑战?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姜燕:发展绿色经济给股权投资行业带来的挑战有五点。一是持有高碳投资组合的机构将面临较高的转型风险。这些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技术落后的替代风险,或因节能减排、技术改进、绿色供应链变化、消费端需求变化等导致成本攀升、盈利下降甚至亏损。二是监管层在ESG尤其是环境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将日趋严格,对投资机构在ESG方面的投入力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对全局性、长期性的绿色投资战略和目标意识不足,对绿色投资的持续跟踪管理相对滞后,绿色投资信息披露和绩效评价不够充分。三是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绿色政策法规、标准和激励机制亟待建立健全。四是进入绿色低碳股权领域的长期资本仍相对较少;五是ESG专业人才和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缺乏。

碳中和目标对高耗能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如煤炭、石油、纺织、钢铁、建筑、传统装备制造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投资机构需要主动识别和控制风险,重视对项目的环境风险暴露、负面环境影响、正面绿色绩效、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评价,促进被投企业加强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视,帮助企业规避政策和行业风险,不断提升绿色研发和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投资机构应深入践行ESG投资策略,把碳排放相关指标融入到投资全流程中,完善ESG数据库和数字化管理。主动识别因气候变化、产业转型等带来的潜在风险与机遇,并在投后管理中动态追踪,为基金管理人和项目赋能,改善被投企业的ESG表现,帮助被投企业完善商业模式和提升经营水平,打造ESG核心竞争力。同时,推动ESG和碳排放数据管理、信息披露和绩效评价。

在选择赛道方面,投资机构应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集中资金和资源支持我国节能环保、新能源、智慧交通、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等领域绿色项目的发展。

《金融时报》记者:践行ESG理念对于投资机构、GP以及被投企业的发展来说有什么样的好处?

姜燕:ESG本身具有抗周期、抵御风险的功能。近几年,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出现了因为忽视ESG因素而导致的负面事件。尤其是在一级市场信息不公开透明的情况下,投资机构需要制定相应的ESG战略,在募、投、管、退各个环节融入ESG因素,识别ESG风险与投资机遇,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积极管理。

同时,良好的ESG管理会促进企业的价值提升,降低项目IPO时的风险,并且可以提高企业长期的盈利能力,获得更高的退出估值和更强的流动性。

对于投资机构、GP以及被投企业而言,践行ESG理念不仅能够确保企业合规运营,还能够创造积极的经济、环境与社会价值。投资机构通过积极践行ESG理念,一方面强化了公司治理与运营管理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在投资全流程中融入ESG因素,可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被投基金与项目的潜在风险与发展机遇,尽可能避免负面事件的发生。在投后管理阶段,通过ESG赋能和提升ESG表现,还可以提升项目的核心竞争力、退出估值与流动性,有利于项目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保障投资人的收益与回报,同时,为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金融时报》记者:盛世投资日前发布了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内首份碳中和承诺书。作为较早倡导ESG投资理念的母基金,盛世投资目前有哪些重要的实践成果?

姜燕:盛世投资从2020年就已着手启动碳中和相关的规划,并于日前发布了《盛世投资碳中和战略声明》。盛世投资承诺,在2025年前实现自身运营活动的碳中和(包含范围一、范围二以及范围三中涉及差旅的碳排放)。这一目标主要通过理念倡导、减排行动以及激励机制等方式来实现,从日常运营、员工培训、风险管理等方面引导全体员工节能减排。一方面,定期举办线上线下碳中和与ESG培训,开展植树造林、垃圾分类、旧物回收等环保实践,加强员工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另一方面,践行绿色办公与绿色差旅出行,减少日常经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未来还将考虑通过绿电、投资清洁能源等方式,实现碳中和目标。

国内政府引导基金和财政属性资金天然肩负着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使命。作为母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机构,盛世投资始终坚守价值投资与责任投资理念,以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国家建设为根本,秉承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之道,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共赢,为“30·60目标”贡献力量。

目前,盛世投资已建立了ESG体系,并将ESG和绿色投资纳入公司战略,盛世投资管理的湖南湘江盛世基金、徐州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基金等均通过母、子基金,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杠杆和放大作用,以股权投资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绿色项目发展,提升绿色产业对推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生态系统保护的支撑能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金融时报》记者:目前,国外金融行业中绿色投资理念的实践较为广泛,但国内在这方面的实践刚刚起步。大力推广绿色投资理念,行业内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姜燕:相较于海外成熟市场而言,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展绿色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依然面临着法制不健全、投资观念落后、金融产品缺乏创新性、企业缺乏对绿色发展意识的重视以及对绿色技术的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未来,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践行绿色投资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是大力推进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绿色投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健全绿色金融法律体系、完善绿色投资标准体系,明确各参与方的责任与义务,有助于推动投资机构健全绿色投资战略、清晰设定目标和策略,打造良好的绿色金融发展环境,从投资的各个环节保障绿色金融的有序探索和实践,降低不必要的经营和投资风险。

二是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引导长期资本支持绿色经济发展。股权投资作为直接融资工具,在绿色金融领域仍占比较小,政府应鼓励并引导长期耐心资本支持PE/VC的发展,加大对绿色低碳、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与支持力度。同时,通过绿色备案通道、税收优惠、风险补偿等激励方式促进更多机构探索绿色投资,并推动机构自身碳中和计划制定和碳排放管理。

三是完善ESG信息披露机制。目前,碳排放、ESG等方面的信息披露意愿和质量参差不齐,数据难以收集,需要监管层、投资人、被投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四是加强ESG与绿色投资生态圈建设,加强国内外投资机构在绿色投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全球各国在标准制定、绿色技术创新、绿色金融合作等领域均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国内机构应与海外资产管理机构在低碳战略、投资与并购、促进低碳技术产业化和落地化等方面开展探讨与合作,共同应对与化解气候变化的风险。行业机构应与监管层、咨询机构、研究机构、数据服务机构、评级机构等开展合作,探索私募股权行业ESG标准、实施路径等。

五是加强绿色投资领域的人才培养、投研和投后管理等能力体系建设。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从而在投资标的的筛选与评估、投后管理与赋能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机构的专业力量,促进被投企业提升绿色绩效。机构也应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工具,提升机构环境和气候风险管理能力。

 

ESG是责任投资中的专有名词,是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ESG是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

ESG概念最早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4年提出,2014年以来,ESG资产管理规模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投资者,甚至是监管机构都开始关注ESG,全球范围内各大证券交易所也已在ESG方面布局。现代投资的主要难题之一,是如何从做好事中获得高回报。企业道德、环境等非财务领域的风险已经成为投资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风险,而通过ESG投资的负面剔除法可以有效避免踩雷。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践行ESG的投资理念,可以更好地避免或者剔除存在高风险、闪崩抑或“黑天鹅”风险的公司,让投资者获得更高的回报。


来源:金融时报
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5668062_28241_jrsb.html?app=1&sour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