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中国经济导报》新动能快速成长 高质量发展基础坚实
2018-07-27 13:50:00

 

炎炎七月,暑运当时,前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T3航站楼出行的旅客会发现,在安检柜台不再需要对着摄像头“摆拍”,摄像头会自动抓取10秒动态视频,并从中提取人像,同身份证照片进行比对。广角摄像头的背后,是阿里云的ET航空大脑的人脸识别技术。从今年6月6日起,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在T3航站楼的25个安检通道上线该技术,这是该技术在机场环境下应用的首站。

上半年,像人脸识别技术这样的新技术应用并不少见。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并加速渗透到交通、制造、金融、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我国经济社会涌现出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既催生了一批新产业并带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也培育了新的消费模式,创造大量新的消费需求。

7月16日,中国经济半年报正式发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新动能加快成长”。这同样也是上半年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亮点之一。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逐渐落地成熟

没有了忙绿进出的工人,一个个智能搬运分拣机器人在货架中穿梭,有条不紊地将货物投入相应的“窗口”中,拣选人员的单人效率从150件/小时提升到350件/小时……这是位于杭州空港园区的跨境智能仓一期项目的工作场景。

“战略性新兴产业连续3个月增加值增速稳中有升。”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浙江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1~5月,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9.4%,较好的销售形势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品产销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今年以来均在97%以上。

除了浙江,黑龙江、四川、江苏等省份也在大力发展新动能。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截至3月底,黑龙江征集企业提供工业领域可转化项目386项,谋划石墨烯、轻量化制造、增材制造、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项目100余个。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向记者介绍,1~5月,四川医药、医疗仪器、航空航天等制造业迅速发展,超越了电子及通信、计算机及办公设备、信息化学品等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速,有望逐步形成多元支撑的高技术产业格局。记者从江苏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以信息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智能经济为重点的新兴经济业态逐步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其中,数字创意、高端装备、新材料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服务器、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50%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严鹏程在7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的市场主体数量增加近80%,目前已超过1亿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3。

对于如何培育新动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认为,首先要厘清新经济和新动能的内在关系。他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发展新经济就是培育新动能,通过技术进步催生新的经济形态或模式,使之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上半年,分拣机器人、无人机配售、面部识别支付等新技术逐步崭露头角,“互联网+”与各行业各领域深入融合,网络购物、平台经济等新业态高速增长,直播教学、远程医疗等新模式悄然兴起,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聚集起新的动力,注入新的活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增长18.1%,比上年同期加快2.4个百分点。从工业结构看,上半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0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8.1%,工业机器人增长23.9%,集成电路增长15.0%。

严鹏程指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产业加快升级,上半年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11.6%和9.2%,均快于整体工业;企业质量效益不断改善,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5%。

“中国经济总体回落,但经济结构仍在优化升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昌林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上半年新产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与此同时,与消费升级相关的产业高速增长,比如节能环保装备等产业。此外,从要素结构来看,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引领和支撑带动作用逐步增强,企业、行业、区域版图进一步分化与重塑。

盛世投资管理合伙人陈立志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在新动能发展方面,具备清晰发展趋势、拥有显著技术门槛的新技术、新业态受到了投资人的青睐,而对某些在过往一年中被过度追捧的行业则渐趋谨慎。这种投资情绪变化的过程,实际上和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逐渐落地成熟的过程相符合。

“相比去年同期,显著的进步体现在,有些新兴产业从概念阶段发展为落地阶段,开始切切实实地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如云计算行业,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狂热、迷茫、沉寂之后,随着用户认可程度的提升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今年重新回到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陈立志对记者说。

政策、资本助力新动能成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诸多方面的变化,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提出“把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这说明过去发展经济的老路子已走不通,必须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据了解,上半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多项政策中,“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电子商务”、“节能低碳技术”、“智能汽车”等社会热点出现在其中。此外,6月份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密集赴地方调研经济形势,深入了解当地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领域发展情况。

6月20~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山东重点调研了威讯联合半导体公司、太阳能德州小镇等公司,并勉励大家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6月19~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调研组赴四川成都等地开展调研,邀请科伦药业、川大智胜、高原汽车、云图控股等10余家企业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调研莫仕连接器、京东方、极米科技等单位。

除了国家政策对新动能的持续关注,投资热度依旧不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3.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8%,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6.8%,增速连续三个月回升,比一季度加快3.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3%。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1%,增速比全部投资快7.1个百分点。

在陈立志看来,上半年资本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主要包括区块链、集成电路、人脸识别、无人驾驶等领域。他告诉记者:“这些领域有些是刚刚兴起的,如区块链,市场普遍看好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但目前还停留在概念阶段,尚缺乏应用落地能力。而像集成电路、无人驾驶等领域,虽然已经兴起多年,但这些领域的成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市场有足够的耐心。”

下半年“改革”成为新动能发展关键词

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更为复杂,快速成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

在这种情况下,王昌林认为,“改革”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他阐述,具体来说,保持战略定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兴产业发展上要加强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开放市场准入,进一步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消费投入,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同时,要注重防范化解金融等领域的风险。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在努力化解中美经贸摩擦等带来的风险的同时,还要苦练内功,调整心态,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王昌林说。

据毕马威最新调查显示,中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CEO)对全球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前景保持乐观。他们正积极投资创新技术、寻求并购机会以实现增长。调查发现,3/4的受访中国CEO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抱有信心,这一比例较2017年的54%有显著增长。同时,他们对自身企业增长前景的信心与上年持平,保持在90%的高位。

在毕马威中国主席廖子彬看来,在他们与企业高管的对话中,这种乐观情绪可以明显地被感觉到。“他们告诉我们,企业正在积极地拥抱颠覆性技术,与具有创新能力的初创公司合作,建立更加数字化的工作团队,并投资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廖子彬对记者说。

作为投资人的陈立志表示,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局势,就如投资逐渐回归理性一样,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应回归理性。对于新兴产业,建议理性对待、理性发展。要在对这些产业深入、充分地认识与了解基础上,有序引导推动此类产业发展。

就企业而言,陈立志认为,无论是传统大型企业还是初创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落实到实处,切实发挥新动能在社会效率提升、应用场景拓展、产业生态优化等方面的作用。

从投资人来看,回归投资本源是关键。“一方面,应当淡化对风口、热点的追逐,将精力集中到投资标的质量、业绩上来,继续挖掘优质投资标的。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当前环境下估值的变化。”陈立志建议,投资人应对投资阶段、投资规模、投资期限等进行合理调整,以更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记者:杜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