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速览
新闻中心
● 行业速览 ●
盛世投资每日新闻摘要

 

盛世投资每日新闻摘要
2011年9月5日星期一
政策信息     2
基金专户业务门槛降低商品期货纳入投资范围     2
业界等待已久的公募基金专户业务管理新规终于出炉。9月2日,证监会公布 《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及其配套规则的修订情况。新规从募集和投资两个大方向大幅提升了基金公司的自由度,使专户业务相对公募业务更加灵活、更能体现差异。
项目投资     3
鼎晖的纠葛:爱国者对赌失败鼎晖难拿赔偿     3
北京爱国者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爱国者电子”)并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爱国者电子前总裁,现为副董事长的曲敬东曾公开透露其上市计划,爱国者电子预计2011年8月启动上市计划,有望于2011年底或2012年初登陆创业板。然而,8月已过,爱国者电子方面却没有任何进展。
行业动态     6
那些迷茫的老板们:融资成本过高政策太慢     6
陈朝春没有提前登记,就在APEC中小企业峰会开幕当天来到了成都,他是听北京朋友的建议,来“拓展人脉、获取信息”的。
光伏十二五规划力挺薄膜电池巨头将现新格局     8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得一份《“十二五”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规划》意见稿”),在这份长达近万字的文件中,在未来5年中对我国光伏行业的生产、成本、环保、规模均做了详细的规定。一位参与该规划制定的专家表示:“按照该《规划》意见稿,一些小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银监会表态:不会叫停超短期产品     11
一段时间以来,“超短期理财产品将被监管部门叫停”的传闻不断。超短期理财产品几乎成为“揽存”、“存款冲时点”的代名词,其被关注程度之高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银行理财产品。
清华控股欲以160万元出让青云创投18%股权     13
ChinaVenture北京时间9月5日凌晨消息,来自北京产权交易所的股权转让信息显示,清华控股欲将其持有的18%青云创投股权以160万元的价格出售,这表明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正在逐步退出对北京青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
欧洲巨头泰丰PE淘金中国:绝对控股+成员持股     13
继罗斯柴尔德家族之后,保守的欧洲PE巨头泰丰资本也笃意到中国淘金。
超募王庞大融资有“术”:半年“烧钱”40亿     15
2011年上半年的“超募王”庞大集团,正在经历最惨痛的下跌。从上市惨遭破发开始,多家参与网下申购的机构投资者被深度套牢其中。
人物访谈     18
赖晓凌:不跟风投资新概念估值不是唯一标准     18
2007年10月加入晨兴创投的赖晓凌,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9年曾赴欧洲学习考察,回国后创办过一家手机SP公司,于2005年成功实现并购退出。此后,赖晓凌又重返校园,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了MBA。
 
政策信息
基金专户业务门槛降低 商品期货纳入投资范围
2011年9月5日 每日经济新闻
 
业界等待已久的公募基金专户业务管理新规终于出炉。9月2日,证监会公布 《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及其配套规则的修订情况。新规从募集和投资两个大方向大幅提升了基金公司的自由度,使专户业务相对公募业务更加灵活、更能体现差异。
 
在专户“一对多”发展一年多,投资和募集方面都遇到严重“瓶颈”的当下,有基金业人士认为,新规出炉大有对专户业务“匡扶之意图,救助之功效”。
 
降低设立门槛
 
本次修订共涉及法规体系、业务资格准入条件、委托财产的投资范围、部分业务规范性条款等方面的调整。
 
最为中小基金公司所期盼的是,新规降低了专户理财业务资格准入门槛。取消了关于管理证券投资基金2年以上、公司净资产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管理 资产规模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等条件。法规修订后,所有经营规范、配备专门业务人员、制度健全的基金管理公司(包括新设立及已设立但尚未取得专户业务资 格的公司)均可以申请专户理财业务资格。
 
目前尚有一半的基金公司不具备此资格,但不少中小公司早已为此准备设立了相关部门,为一些信托计划担任投资顾问,亟待新规开闸后自行募集资金展开业务。
 
同时,为便于基金管理公司更加有效地拓展专户理财业务,进一步提高业务运作效率,新规将“一对一”和“一对多”专户产品的初始规模限制由原来的5000万元降为3000万元。
 
提升投资灵活度
 
另一项重大的修订是扩大专户产品的投资范围,将商品期货纳入了专户产品的投资范围。
 
此前由公募基金公司设立开展的专户业务相对私募基金在投资品种、投资规则上限制仍较多。而这是第一次允许基金公司参与证券市场以外的投资品种。
 
此外,对于投资规则也有所放松,实现相对于公募产品的差异化。
 
一是取消了不同投资组合之间同日反向交易的限制,以及专户投资经理与基金经理办公区域严格分离的规定。二是适度提高单只“一对多”专户产品投资单只股票的比重,将单只“一对多”专户产品投资单只股票的比重由原来的10%提高至20%。
 
新规在管理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放松和简化。
 
适度增加“一对多”专户产品开放参与和退出的频率。将资产管理计划的开放要求由原来 “每年至多开放一次”修改为“每季度至多开放一次”并增强“一对多”专户产品业绩报酬收取方式的灵活性。在业绩报酬的收取方式上给资产管理人更多的选择, 具体计提原则和计算方法不再做统一规定,改由合同当事人自行约定。
 
适度放宽了“一对多”专户合同展期的要求,规定合同展期应当在合同期限届满1个月前取得资产托管人和代表计划份额2/3以上的资产委托人同意。
 
简化了“一对多”专户业务客户资料表的备案手续。将“一对多”专户业务客户资料表变更从原来的5个工作日内报备简化为每季度结束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报备。
 
此外,在整合法规体系和调整有关业务规则的基础上,对《试点办法》法律责任部分进行了相应调整。
项目投资
鼎晖的纠葛:爱国者对赌失败 鼎晖难拿赔偿
2011年9月5日 投资者报
 
北京爱国者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爱国者电子”)并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
 
  爱国者电子前总裁,现为副董事长的曲敬东曾公开透露其上市计划,爱国者电子预计2011年8月启动上市计划,有望于2011年底或2012年初登陆创业板。
 
  然而,8月已过,爱国者电子方面却没有任何进展。
 
  反而,由于对赌协议失败,爱国者电子将自身及其投资者鼎晖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下称“鼎晖”)推向了风口浪尖。
 
  “严格来说,爱国者不是一个质地很优秀的公司,我们此前也曾考察过他们。”圈内某PE机构合伙人告诉《投资者报》记者,鼎晖入股爱国者电子的最初,就为现在的局面埋下了种子。
 
  爱国者与鼎晖的纠葛
 
  同一屋檐下,爱国者电子与鼎晖合作刚开始很美满,然而,由于对赌协议的存在,二者之间出现裂痕。
 
  2009年2月,鼎晖与爱国者电子签订投资框架协议:鼎晖投资2.5亿元人民币获取爱国者存储25%的股份;现有股东与公司同意尽最大努力争取不晚于2013年在境内A股公开发行股票及上市;爱国者存储2009、2010年连续两年的净利润增长要达到30%以上,同时2009年度,爱国者存储的“经审计净利润”结果出来后,协议双方会根据具体审计结果在20%~45%浮动区间进行股权调整等。
 
  可以看出,这场赌局当中,决定输赢的关键是爱国者电子2009、2010年连续两年的业绩。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1月6日,华旗爱国者宣布其在2009财年存储业绩整体增长50%,而具体运营数字不详;2011年,爱国者没有公布任何业绩。
 
  谈到对赌,爱国者的创始人冯军2010年曾得意地告诉媒体:“完成了呀,最后顺利达到了目标。”并且透露说,这份协议其实是在员工与鼎晖之间签订的,如果达不到,输掉的是属于员工的股份。
 
  冯军的说法可信吗?由于爱国者存储不是上市公司,没有公布业绩,我们很难核实。不过,据其内部人士透露,其毛利率却并没有快速增长,增幅只有20%,净利润更没有达到增长30%的目标,真实的情况是其净利润增长约10%。
 
  另据记者采访在鼎晖投资爱国者电子之前,帮助爱国者进行尽职调查的机构——北京永恩利合项目数据分析公司某副总经理了解到,爱国者存储目前市场占有率介于20%~30%之间,是国内移动存储业务的最大商家,而按照其既定目标:在第一名的基础之上进行跳跃式发展,显然相当艰难。
 
  后来的股权变动使这个传言成为现实。
 
  2010年1月,曲敬东加盟爱国者,出任爱国者电子总裁兼CEO。他在加盟之初就对外表示,希望爱国者电子2012年在境内上市,并在未来两年中做到业绩50%的增长,五年达到50亿规模的战略目标。据他透露,他同样持有爱国者电子部分股权。
 
  显然,爱国者电子股权在2010年发生了新的变动,而变动的依据则是对赌协议开始生效。
 
  然而,事情远没有结束,虽然其2010年没有公布业绩,然而,从2011年的人事变动看,爱国者电子又输了一局。
 
  2011年5月份,爱国者电子就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原爱国者电子总裁兼CEO曲敬东出任爱国者电子副董事长,爱国者董事长冯军兼任爱国者电子总裁兼CEO,爱国者联合创始人高喆接手公司的实际运营工作。
 
  “一般来说,公司CEO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业绩没有达到标准。”扬子资本北京首席代表周家鸣告诉记者。
 
  那么,此后,爱国者电子与鼎晖之间的股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记者向鼎晖投资董事长吴尚志及其他三个合伙人发送了邮件,截至记者发稿时,对方依然没有给出明确解释。
 
  鼎晖难以拿到赔偿
 
  “此前我们也遇到过这种情况,鼎晖与爱国者电子的问题,相信不会出现僵局,他们会和谐解决。”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一位合伙人这样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和解是最好的出路。
 
  然而,经过了一波三折的股权变动之后,鼎晖与爱国者电子之间的纠纷恐怕并不容易解决。
 
  “一般来说,没有具体法律文件和会计报表,很难确定对赌的具体商业结果。”某投资人告诉记者。
 
  虽然难以计算,但是按照对赌规定,爱国者电子输了,鼎晖可以获得股权或者金钱上的补偿。
 
  “一般来说,对赌失败后,采取以原价加利息的方式解决的情况比较多。”国内某基金离职董事告诉记者,红杉资本与飞鹤乳业的和解方案或许能够提供一条思路。
 
  2009年8月13日,红杉资本以每股30美元的价格入股,持有飞鹤乳业210万股,飞鹤乳业融资6300万美元,同时双方也签下了一份对赌协议。
 
  2010年,在每股收益方面,飞鹤全年是负数,显然,其输掉了对赌协议。最终,红杉资本以原价加两年半的利息将所持的262.5万股卖回给飞鹤。
 
  “股权对于投资人来说没有实质意义,显然鼎晖不会考虑。然而,根据爱国者电子现在的财务状况,估计鼎晖实际上也拿不到赔偿金额。”该圈内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对于鼎晖来说,比股权和赔偿金额更为重要的,是它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显然二者之间已经很难回到最初。
 
  “这必然会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普凯投资基金主管合伙人姚继平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动用协议规定,对于投资机构及企业来讲,就表示二者出现了裂痕,很难修复。
 
  对赌协议合理性争论
 
  栽倒在对赌协议上的不只爱国者电子一家企业,太子奶及其英联、高盛、摩根士丹利也栽在对赌协议上。
 
  2006年11月,李途纯与英国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投行签订对赌协议:投行向太子奶注资7300万美元,双方约定以三年为期,如果太子奶业绩增长超过50%,投行就调低股权;若增长低于30%,李途纯就得让出股权。
 
  然而,签订协议后不到两年,太子奶就被爆资金链断裂。2008年10月,三大投行以再注资4.5亿元的承诺让李途纯交出所持61.6%股权。后湖南株洲政府再注资1亿元,未能救活负债累累的太子奶。据德勤审计的结果显示,集团负债高达约26亿元。
 
  “很多企业拒绝对赌协议,同样,我本人也拒绝对赌协议。”EQT亚洲合伙人莫昆庭认为对赌协议并不合理,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让投资机构投资了,还要确保投资机构每年30%或者甚至50%的增长,如果企业三年没有实现上市的话,就要赔钱给投资机构,把本金和利息都还给他们,这明显对企业不利。
 
  然而,市场上也同样有不同的观点,“对赌协议只不过是一个工具,它并没有错误,而是背后的团队出了问题。”该圈内人士告诉记者。
行业动态
那些迷茫的老板们:融资成本过高 政策太慢
2011年9月4日 经济观察报
 
陈朝春没有提前登记,就在APEC中小企业峰会开幕当天来到了成都,他是听北京朋友的建议,来“拓展人脉、获取信息”的。
 
  “我就是想参加一些高规格的会议,打听一些政策信息,看下一步怎么投资”,在开往会场的班车上,陈一说起政策环境,就有些愁眉不展。
 
  “我们现在面临的政策环境变化太快,不够稳定,一会儿支持,一会儿限制,不敢投资,心理很不踏实”。
 
  陈春朝是天津一家房地产企业的董事长,因为对房地产限购、贷款审批严格等政策作用下,目前大部分银行已经停止向房地产项目进行贷款。偏偏房地产中小企业大部分靠贷款运转项目。
 
  但陈发现,如果想贷款还是能贷到,一些银行通过担保公司或投资公司在向房地产企业放贷。他还收到过一些投资公司的推荐,但他算了一笔账,银行贷款经过投资公司再贷给他后,融资成本将增加5倍至10倍。
 
  “按照现在的融资成本,现在开发一个项目也就能保本,手里没有地的开发商只能按兵不动,那些已经有土地的开发商只能硬着头皮贷款、开发,否则过一定期限,地就要被没收了”。
 
  陈总觉得大的房地产企业信息特别灵通,限制政策出来之前他们总是把房子卖掉,鼓励政策来临之前,开始买地开工,总是能采准点。
 
  信息对很多中小企业而言变得格外重要。今年陈的另一个目标是,能够参加11月份在夏威夷召开的APEC工商领袖峰会,成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主席率队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他不是为了拓展海外业务,仅仅是为了“拓展人脉、获取信息”。
 
  渣打银行中国及东北亚区中小企业理财部业务总监顾韵婵通过与中小企业的接触发现,他们主客观上都存在着获取信息能力弱的问题。“中小企业经常是急用钱的时候才想到跟银行联系,本来他们的财务透明度就不够,所以前期调查审批环节就会长。如果中小企业平时跟银行保持沟通,互相了解,那么贷款审批就会很快,在国外,渣打的中小企业贷款从申请到审批只需4到5天”。
 
  渣打银行上半年中小企业贷款规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银监会刚刚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国内银行上半年对中小企业贷款增速超过20%,高于同期其他贷款。
 
  但根据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的调查,全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近5000万,只有10%的资金能从正规银行体系融资。
 
  号称修道17年的芳草集CEO吕长城对银行的评价并不好。这个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化妆品企业在交易支付中发现银行的程序太过繁琐。而融资方面,他更是无法认同。他说芳草集做过一次天使投资,6000万规模,但从未有幸得到银行的青睐。
 
  作为电子商务类企业,芳草集并不担心融资问题,吕长城说,现在非银行投资机构、风投、PE、天使基金各种机构非常多,想融资5000万并不难。据说国内1000多家投资机构有700多家关注互联网电子商务类中小企业。
 
  传统加工制造业中小企业则没那么幸运。江苏一家服装出口企业董事长说,大银行一直对他们没兴趣,投资机构也不喜欢,过去当地城市银行有一些融资,但由于这两年服装企业原料成本提高、劳动成本提高等原因利润越来越薄,偶尔受到汇率等因素的影响,在银行眼中并不是一个优质客户,所以现在城市银行对他们的兴趣也在降低。
 
  这位服装企业董事长说,那些投资机构、天使基金通常对互联网或者其他新兴创意性产业感兴趣,甚至愿意投一家美发店也不愿给我们这些传统加工企业。
 
  德阳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刘阳也表示,城市银行的客户多为实体企业,但都会选国家政策支持的行业,比如生物制药等。
 
  渣打在中国各城市的策略与国家扶持和限制政策相关。渣打刚刚在西安设立分行,顾韵婵说在西安选择客户,渣打更倾向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装备制造业等行业。
 
  内蒙古包头市一家小型钢铁企业今年初遇到了资金瓶颈,需要1000万的贷款缓解,但银行一听说是小钢厂就摇头。不得已他们从两个民间放贷人那里共挪来1000万,用于救急,但利息却比银行高出7倍。
 
  在这家钢厂何姓老板看来,淘汰落后产能“等同于”淘汰小钢厂,这使得他的工厂什么优惠政策都无法享受。厂里有差不多100人,大部分从十年前与自己一起创业,他们希望钢厂生存下去。但以现有技术力量和资金实力,他们还无法升级。
 
  国务院参事陈全生说,我很同意要创新,但是中国的中小企业目前成不了创新的主体,在客观环境没有一个创新体制、创新法律的前提下,让中小企业创新,各个都创死了。
 
  在陈全生看来,在中国的四大银行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部,解决不了中小企业贷款难。据他了解,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开户贷款中小企业总数不超过30万,而全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近5000万。
 
  新成立的中小企业贷款部在银行中角色也颇为尴尬。因为银行的利润80%来自大客户,银行的行家里手骨干力量都集中在大客户部,对其重视程度非一般,相应的在中小企业部就不一定是骨干力量,但是从事的贷款业务却是最艰巨、风险最大、最难干、最琐碎、最不赚钱的。
 
  陈全安认为,对于信贷员,中小企业也最好不碰。你的大客户国有企业经营不好,只能作为工作失误受批评,如果把钱贷款给私营中小企业,如果企业盈利就怀疑这个信贷员吃了回扣,如果企业亏损就认定他一定吃回扣,亏得一塌糊涂不回扣,你为什么给他们贷?所以很多人认为大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解决不了问题。
 
  陈全生对企业研究做了很多年,他认为中小企业的问题归结起来还是宏观问题,若要解决,还得从宏观上想办法。
 
  中小企业的就业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融资问题、标准问题、培训问题、法律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几个部门甚至十几个部门坐在一起才能解决。
 
  陈全生认为,目前的中小企业司由发改委转到工信部,这是一个倒退,交通运输领域大量的都不归这个部门管,怎么能够提高中国中小企业的素质?所以发展中国中小企业,中国中小企业整体升级需要建立一个统一权威的,具有高层协调协商能力的国务院的直属综合部门--中小企业署。
光伏十二五规划力挺薄膜电池 巨头将现新格局
2011年9月5日 中国经营报
 
光伏行业的“命运”终于尘埃落定。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得一份《“十二五”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规划》意见稿”),在这份长达近万字的文件中,在未来5年中对我国光伏行业的生产、成本、环保、规模均做了详细的规定。一位参与该规划制定的专家表示:“按照该《规划》意见稿,一些小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多位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若不出意外,该《规划》意见稿将于2011年10月前后出台,光伏巨头们的势力范围也将出现新格局。
 
  解密《规划》意见稿
 
  “我们这两天一直在北京开《规划》意见稿的讨论会,会议将在9月2日结束。”8月31日,一位参与工信部讨论会的一家大型光伏企业负责人对记者透露,目前国内光伏龙头企业如江西赛维、保利协鑫、无锡尚德、常州天合等企业均参加了此次会议。“目前《规划》意见稿内容已基本敲定了,在这周讨论会结束后就上报国务院,将在国庆前后执行。”
 
  据上述负责人表示,工信部制定《规划》意见稿的时间是8月份,此前已经历过一些调研,文件中对一些技术细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这个比较罕见,因为其中一些技术术语我们也不完全了解,可以看出工信部这次调研做的很细致。”
 
  记者获得的《规划》意见稿显示,到2015年,我国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规模要达到10GW,而去年我国装机容量尚不足500MW,这也意味着在今后的几年中,我国每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2GW。
 
  此前,我国的光伏产业一直依赖于出口,中国国内光伏市场的份额尚不足企业的10%。但《规划》意见稿或改变这一格局。一位参与讨论的人士表示:“年增2GW的装机容量相当于西班牙一年的安装量,对国内光伏市场的开启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在《规划》意见稿中显示,我国政府将集中支持骨干光伏企业,提供资金、贷款等方面扶持,将在2015年形成1~2家5万吨级多晶硅企业,2~4家万吨级多晶硅企业;1~2家5GW级太阳能电池企业,8~10家GW级太阳能电池企业;3~4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光伏专用设备企业;培育1~2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光伏企业,3~5家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光伏企业。
 
  “这个基本上是按照现有的企业实力来划分的。5万吨级的多晶硅企业主要指保利协鑫,在今年年底保利协鑫的产能就将达到6.2万吨。此外江西赛维也在拼命扩张,可能达到5万吨产能;而5GW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则指的是无锡尚德,这些目标实现起来难度并不大,不过,一些新崛起的厂商也将借此机会将向龙头企业发起冲击。”上述与会的企业负责人表示。
 
  在能耗方面,《规划》意见稿也有严格的规定——到2015年,多晶硅生产实现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的同步提高,平均综合电耗低于120kWh/公斤,副产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以上,在能耗方面不合格的企业将被关停、淘汰。
 
  此外规划还对光伏发电成本目标作出了预期,计划到2015年,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1.5万元/kW,发电成本下降到0.8元/kWh,配电侧达到“平价上网”;到2020年,系统成本下降到1万元/kW,发电成本达到0.6元/kWh,在发电侧实现“平价上网”,在主要电力市场实现有效竞争。
 
  江苏一家光伏电池生产商向记者表示,该规划在成本方面的预期过于谨慎,按照目前多晶硅价格的走低,发电成本到2015年将有可能降低到0.7元以下。 “比如像无锡尚德这样的大厂成本下降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规划中的这个价格主要还是照顾了一些中型厂商,工信部在成本方面有所妥协。”
 
  薄膜生机
 
  记者特别注意到,在《规划》意见稿中,一度处于尴尬地位的薄膜电池得到了空前重视。
 
  该文件中指出,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非晶与微晶相结合的叠层和多结薄膜电池。为了降低薄膜电池的光致衰减,鼓励企业研发5.5代以上大面积高效率硅薄膜电池,开发柔性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卷对卷连续生产工艺等。
 
  一位参与该标准讨论的企业人士表示,上述内容主要为了推动薄膜电池产业化进程,属于雪中送炭之举。“目前薄膜电池在我国的市场份额不足10%,很多企业严重缺乏资金,无以为继,如国家不出面扶持,很可能全面覆灭。”
 
  在光伏历史上,国内光伏电池分为两大阵营: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而后,晶硅电池占据了主要市场,薄膜电池生存堪忧。两者差距主要在成本和转换率方面,晶硅电池转化率可达14%~16%,但成本比薄膜要贵30%以上;而薄膜电池虽然低价,但转换率只有6%~8%,比晶硅电池要低得多。随着光伏行业上游多晶硅价格的连续下跌,薄膜电池的空间进一步被压榨。
 
  中环工程总裁顾华敏认为,此前在2008年、2009年资本市场曾一度追捧薄膜概念,但如今都已逐渐冷淡,首先是因为这些年薄膜电池在技术上没有明显进步,转化率始终维持在6%~8%之间,与晶硅电池相差太多;此外,薄膜电池多年来市场无法开启,导致一直未能实现大规模生产。
 
  无锡尚德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薄膜电池在中国陷入困境是因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多晶硅售价从400 美元/公斤下降到如今的50美元/公斤,直接导致晶硅电池成本大幅度下降,缩小了与薄膜之间的差价,而薄膜电池从2008年至今在技术和成本上都没有进步,因此,在与晶硅电池的竞争中日趋衰落。
 
  2010年8月,无锡尚德宣布停止了在上海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计划,转型晶硅电池,引发了薄膜电池界一片风声鹤唳。
 
  但转机或许开始出现。
 
  按照《规划》意见稿的要求,到2015年,单晶硅电池的产业化转换效率达到21%,多晶硅电池达到19%,而非晶硅薄膜电池要达到12%。
 
  “只要有无锡尚德、英利这样有实力的大企业进入,达到这个目标并非难事。”一位国有发电集团人士表示,薄膜电池并非没有发展前景,它的低成本和抵抗恶劣环境等优势非常具有竞争力,这也是全球最大薄膜电池生产商——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的成功所在。据悉,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的产品平均转化率已达11.7%,而其测试电池转换率已达到17.3%
 
  上述人士向记者抱怨,现在的现状是电站运营时,向所谓国内薄膜生产大厂要货,发现它们仅有少量的产品,不但没有库存,连设备也不全。
 
  “如在‘十二五’中,国家能在研发、融资等方面给予薄膜电池生产商合理补贴,我国的薄膜电池市场离打开之日已不远。”浙江正泰太阳能公司一位高管不无兴奋的预言。
银监会表态:不会叫停超短期产品
2011年9月5日 理财周报
 
一段时间以来,“超短期理财产品将被监管部门叫停”的传闻不断。超短期理财产品几乎成为“揽存”、“存款冲时点”的代名词,其被关注程度之高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银行理财产品。
 
但是,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向理财周报表示,超短期理财产品作为银行理财产品的 一种,满足了一定的市场需求,其本身无可厚非。作为监管部门,不会叫停此类产品的发行。但是,一些银行以拉存款冲时点(存贷比考核)为目的而发行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变相高息揽储”行为需要规范。
 
实地调查:超短期理财产品仍在发行
 
收益率明显降低
 
理财周报记者实地调查一些银行网点发现,多家银行仍在销售超短期理财产品,但收益率相对于今年6月底时已明显降低。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金融街中心支行8月30日开始销售一款理财期限为8天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2%,认购金额起点为5万元。这里的工作人员称,一段时间以前,还发行理财期限为7天的产品,当时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曾达7%左右。
 
民生银行金融街支行的一位理财经理表示,9月1日到9月4日该行销售一款理财期限为8天、年化收益率为3.75%的理财产品。但该产品的认购起点金额为20万元。在同一天开始销售的还有一款理财期限为14天、年化收益率为4.15%的理财产品,起点认购金额为5万元。
 
光大银行金融街丰盛支行的工作人员称,理财期限为3天的“假日盈”产品起点认购金额和收益分两种情况:认购金额起点为50万元的年化收益率为2.8%;认购金额起点为500万元的,年化收益率为3.0%。
 
工行北京复兴门支行正在销售一款7天增利产品,其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9%。这里的一位理财经理表示,一直以来工行的理财产品追求的是稳健运作。
 
建行北京月坛支行的一位客户经理称,“乾元—日鑫月溢开放式资产组合型理财产品”在发售中,产品存续期内每个工作日为开放日。其中,投资期在1天(含)到7天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1%;7天(含)到14天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2%。
 
中行北京金融街中心支行的一位大堂经理表示,“7天自动滚续”和“周末理财”两种产品仍在发售中。“周末理财”的理财期限为3天,一般起息日为周五,到期日为下周周一。
 
加息预期下“超短”产品有未来
 
近日,超短期理财产品被“绝迹”、“蒸发”等字眼包围。但是,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原因在于超短期理财产品仍然有着不可小视的市场需求。此类产品特别适合那些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比较高的投资者。比如,中行的“7天自动滚续”和“周末理财”是比较经典的短期理财产品。股市震荡,一些投资者留出一定的空仓以控制风险。对于这部分暂时不用的资金,投资者也希望能充分利用,而又不影响股票交易,“周末理财”因为在时间上与股市的巧妙衔接,比较适合这类投资者。
 
中行内部的一位人士认为,这两款产品完全是为了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运作至今已经很成熟。目前,没有听说要叫停的信息。
 
实际上,监管部门关注的是产品背后的风险。相对于商业银行前台的产品销售,监管部门更关心的是其中后台运作。目前,各商业银行普遍采取“资产池”模式运作理财业务,无法实现资金和资产的一一对应,无法实现单个产品的风险控制和价值核算。同时,在信息透明度较低的情况下,包括超短期理财产品在内的产品还可能变为银行的存款吸纳工具。
 
普益财富8月26日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周报称,从新发产品情况来看,超短期产品数量正在逐步减少,收益也大幅回落。不过,由于8月16日央票发行利率的上行出乎市场意料,重新点燃了市场的加息预期。分析人士建议,投资者还是应该主要关注短期理财产品。
 
的确,记者实地调查也了解到,现存的超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已经较今年6月有明显降低。年化收益率的高低与各银行的资金运作相关,这很大程度上源于资金面的变化。目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相对6月底时已明显降低。
 
目前,监管部门除了对银行进行季末、月末存贷比考核外,还要进行日均存贷比考核。可以说,不仅年中,平时银行的存款压力也不小。而理财产品在募集期或到期后可以形成短期的存款沉淀。商业银行会看重这一点。应该说,未来银行发行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内在动力仍然存在。对于其中乱象,监管层也会加强监管和规范。
 
对于超短期理财产品,投资者不能只看预期年化收益率,还需要特别关注产品的申购、赎回费率、产品期限以及资金到账的时间。这些都将决定最后的收益率。当然,进行这种短期投资,还需要关注加息的时点,以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清华控股欲以160万元出让青云创投18%股权
2011年9月5日 ChinaVenture
 
ChinaVenture北京时间9月5日凌晨消息,来自北京产权交易所的股权转让信息显示,清华控股欲将其持有的18%青云创投股权以160万元的价格出售,这表明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正在逐步退出对北京青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
 
  ChinaVenture登陆北京产权交易所,发现在中央企业产权转让信息一栏,编号G311BJ1004493,题目为“北京青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8%股权”的信息中,转让方清华控股以挂牌价160万元出售持有的18%青云创投股权。
 
  信息显示,此次出售标的企业为北京青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职工人数35 人,前三位股东分别为资本共和管理有限公司,美国丰华美中创投基金,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0% ,32% ,18%。
 
  在该信息出示的企业年度审计报告中显示,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5.85万元,亏损26.45万元;2011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93.9万元,亏损190.7万元。根据评估,青云创投的净资产评估值为627.38万元,对应18%的股权,转让标的评估值为112.93万元。
 
  转让方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批准单位为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青云创投是一家依托于清华大学的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于2001年成立,目前发展成为国内清洁技术领域知名的风险投资公司。青云创投旗下拥有总值3.5亿美元的中国环境基金系列(美元主导)和义云清洁技术基金系列(人民币主导),并与其投资的公司在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环境保护、新材料、可持续交通、智能电网、可持续农业和清洁生产等领域紧密合作。
 
  这已是清华控股第二次选择减持青云创投,根据清华控股在2008年8月发布的《2008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显示,当时,清华控股对青云创投的持股比例为36%,而在更早时的2007年,其持股比例则为40%。4年间,清华控股对青云创投的持股比例已经下降了22个百分点。
欧洲巨头泰丰PE淘金中国:绝对控股+成员持股
2011年9月3日 中国经营报
 
继罗斯柴尔德家族之后,保守的欧洲PE巨头泰丰资本也笃意到中国淘金。
 
  作为泰丰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葛涵思(Guy Hands)在欧洲还有另一个称谓欧洲的巴菲特。日前他从河北张家口考察回来,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希望在保障性住房、垃圾填埋发电、风电等领域与张家口市进行更为广泛的投资合作。
 
  泰丰资本在过去17年中,利润达到1100亿元人民币,内部收益率39%。现在它已获准在中国设立代表处,未来将着眼于泰丰资本旗下公司在华业务拓展机会、投资和并购的机会。
 
  坚持绝对控股
 
  自1994年成立以来,泰丰资本在全球已进行逾140亿欧元的PE投资,并完成企业价值总计440亿欧元的交易。目前控股的企业总资产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17年中,泰丰资本为投资人赢得了1100亿元的回报,泰丰资本的内部收益率高达39%。
 
  以infinis公司为例,最初它只是泰丰资本购买的一家垃圾处理公司下属的一个小型分公司。后来泰丰资本将其从一家小型垃圾填埋气运营公司转型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独立可再生能源公司,当然,利润也随之翻了十倍。
 
  相对于凯雷、高盛等先期进入中国的美国PE巨头,绝对控股是泰丰资本不同于其他海外私募股权投资的最大区别。
 
  “所有被投公司,泰丰的股权比例至少在50%以上,绝大多数是80%~90%”,葛涵思表示:“只有在绝对控股的前提下,才能完全主导企业的运作,推进决策,为企业提供高附加值。”
 
  以旗下企业美国风能开发与管理公司EVERPOWER为例,泰丰资本投资后,它的风电实际运营利用率由20%提高到28%,而一般风电企业平均的利用率只有20%。
 
  然而,面对“僧多粥少(PE多,项目少)”的中国现状,泰丰资本仍会坚持控股吗?
 
  “绝对控股是我们与投资人协议所规定的,因此,对于某此项目,即使利润很高,我们可能也不得不放弃。”
 
  尽管葛涵思认为“不控股,但做更多的增值服务”是符合中国国情且非常明智的做法,但泰丰至今还没有打算这么做。
 
  受益捆绑利益
 
  作为欧洲四大产业基金之一,泰丰资本擅长投资于大型资产密集型、重资产行业,其中,最成功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农业、航空、房地产以及文化产业等。
 
  与海外PE巨头看重管理费收入相比,泰丰资本关注的却是回报率。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捆绑在一起。因此,泰丰的每个成员在基金中都持有股份。
 
  与国际主流GP团队在基金中占比1%左右不同,泰丰的管理团队在各个基金中的持股比例一直维持在3%~4%左右,这一比例在其2007年募集的最新一期总额为54亿欧元的基金中甚至超过了5%。
 
  在泰丰资本140亿欧元的投资资金中,差不多有10%的资金是员工自己的钱,其中以葛涵思为首的管理层出资占比最大。
 
  而按照其与LP的约定,只有投资人在基金存续期间平均年投资回报超过8%的前提下,泰丰的员工才能够获得基于业绩的奖金。泰丰的基金存续期在10年到14年左右,这些奖金只有在“基金大部分投资都兑现,投资者收回投资成本和大部分利润后”才支付。
 
  “泰丰所有的员工都知道,他们的薪酬将直接挂钩于泰丰旗下公司回报给投资者的长期业绩。”葛涵思认为,这足以保证投资团队和运营团队“真正为所投公司服务”。
超募王庞大融资有“术”:半年“烧钱”40亿
2011年9月3日 中国经营报
 
2011年上半年的“超募王”庞大集团,正在经历最惨痛的下跌。从上市惨遭破发开始,多家参与网下申购的机构投资者被深度套牢其中。
 
  8月29日,庞大集团半年报伊始,公司出人意料之外地推出了10送15的高送转计划,这被指为深套的机构倒逼上市公司制造热点所用的炒作伎俩。
 
  与此同时,刚刚上市募集巨额资金的庞大集团又抛出了巨额债券融资计划,消息公布之时机构们也只好选择用脚投票。
 
  从高发行价,到巨额超募资金,再到庞大集团再次融资的巨大胃口,看来更像是一出圈钱游戏。
 
  融资有“术”
 
  上市伊始,凭着高发行价以及机构投资者的“踊跃”认购,庞大集团募集资金63亿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实际募资60.4亿元。这比计划的18.5亿元,实际超募了41.89亿元。
 
  “超募不过是"一阵风"并不表示投资者对汽车行业有多认可,不过是现在其他投资渠道不畅罢了。”一位汽车经销行业资深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然而,在上市仅4个月的时间里,庞大集团已经把全部资金投入使用。据其上半年报显示,2011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投入13.41亿元资金用于经营网点建设,支付购车款4.99亿元,支付银行保证金9.34亿元,偿付银行贷款14.15亿元。2011年上半年的亏损,主要是因为扩充经营网点导致费用增加所致。
 
  8月29日,庞大集团公布其上市以来的首份财务报告。庞大集团同时公布了剩余5亿元左右募集资金的用途。按照公告,这5亿元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此外,庞大集团董事会还通过了发行债券的议案。根据议案,此次债券发行规模将不超过38亿元人民币。
 
  对于募资用途,庞大集团表示,“本次发行公司债券募集的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偿还商业银行贷款,剩余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用这些钱去偿还银行贷款,更像是上市公司的资产运作。”上述汽车业内人士表示。
 
  “目前,我们做的事情主要是调整公司的财务结构,包括短期贷款、长期贷款以及票据等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对于筹资偿还银行贷款,庞大集团董秘王寅如是解释。
 
  据庞大集团2011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庞大集团的银行利息支出增加1.1亿元,同比增长81.63%。
 
  “现在偿还银行贷款只是因为一部分银行贷款到期了,需要偿还。之后企业需要投资,公司还是会向银行贷款。”王寅说。
 
  变脸之时“炒”热点
 
  庞大集团半年报显示,在2011年上半年,庞大集团营业收入及利润出现大幅下滑。
 
  今年上半年,庞大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1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40.3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则为3.51亿元,下滑幅度为43.46%。
 
  发布业绩的同时,庞大集团董事会通过了备受市场青睐和炒作的高送转计划。按照其送转方案,公司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的总股本104,860 万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157,290 万元向全体股东按照每10 股转增15 股的比例转增公司股本,共计转增157,290 万股。
 
  “庞大集团上市之后一直处于破发状态,之所以给出如此高的送股比例,或许与被套在里面的机构逼宫有关。”对此,一位私募人士作出如是猜测。
 
  对此,王寅解释说:“推出高送转,主要是公司觉得股价的绝对值还是比较高,会对交易有所影响。因此推出了10送15的送转计划。”
  在庞大集团上市过程中,采取了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和网上资金申购相结合的方式。按照最初的发行计划,在庞大集团发行的1.4亿股中,网下发行2800万股,网上发行其余的1.12亿股。
 
  4月15日到4月18日的网下申购时段,共有39家询价对象管理的57个配售对象参与了网下申购。
 
  按照最终确定的45元/股的发行价格,其中共有22个配售对象获得配售。这22家均为机构投资者,其中包括华商基金旗、银河基金、新华信托、东海证券等多家机构旗下的产品。此次网下申购总量为4830万股,认购倍数为1.7倍。
 
  4月28日,庞大集团正式登陆A股。但在上市当日,庞大集团便以23.16%的首日跌幅刷新了A股市场上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纪录。
 
  按照当日庞大集团的最低价33.88元/股计算,这22个获得配售的对象,共计浮亏约5.37亿元。在此后的时间里,庞大集团的股价一直没有达到当时发行的价格。
 
  8月29日,庞大集团上市即亏损的半年报给出之时,股价下跌了8.84%。当日,庞大集团以34.60元/股开盘,最终收于31.67元/股。
 
  据交易所信息显示,在抛售庞大集团的前5大席位中,有4家为机构席位。这4家机构席位的抛售金额约为1.54亿元。按照当日31.67元/股的收盘价计算,机构共抛售约486万股。
 
  此后的两天,庞大集团继续下跌。截至记者截稿的8月31日,庞大集团收盘价为30.48元/股。此时,参与网下申购的机构投资者们至少还持有庞大集团4000多万股。
 
  高发行价之谜
 
  在多家机构被深度套牢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质疑,庞大集团45元/股的发行价格有点高。庞大集团上市之前,国都证券研究员张翔给出的报告中,就不建议申购该股。
 
  张翔在报告中表示,按照庞大集团的发行价格,其动态PE 为28 倍。
 
  “目前A 股公司中大股份与大厦股份涉足汽车经销业务,但业务呈现多元化特征,可比性不强。而从香港及其他成熟市场来看,汽车经销商的动态PE 均低于19 倍。即便考虑到庞大集团在品牌与渠道方面的优势,以及较好的成长性,其合理估值水平也不应超过25 倍。”张翔表示。
 
  其他多家券商虽然在询价报告中对该公司不乏溢美之词,但给出的询价区间也多在45元以下。其中,中金给出的询价区间为30.1~41.8元/股,长江证券给出的申购价格为22.14~29.52元/股。国泰君安在诸多券商中,所给出的询价区间比较高,也仅为37.00~45.40元/股。
 
  “发行价格过高,与询价机构当时的报价有很大关系。在新股发行过程中,上市公司、保荐机构有时会在允诺询价机构某种利益要求的情况下,联合询价机构把股价做高。”一位资本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
 
  王寅说:“发行价格的高低与市场行情有关。庞大上市那段时间,破发股非常多。此前在路演过程中,公司高管见了非常多的机构投资者,也有非常多的交流。一些投资者对公司也非常有信心。至于各路投资者报价的高或低,则是各有各的角度。”
 
  “一般上市公司和保荐机构会答应给那些帮着抬高发行价格的机构人员许以每股3~5分钱的返利。”这位资本市场人士表示。
 
  根据庞大集团的公告,在网下询价过程中,共有57个配售对象参与申购。
 
  申购过程中,机构估价差距甚大。华商基金旗下的3只基金和东海证券旗下一只集合理财产品给出了所有申报价格中的最高价55元/股,这与由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给出的20元申购估价相差1.75倍。出价次高的分别有海通证券53.17元/股,上海国际集团51.9元/股,华宝兴业基金50.2元/股。
 
  最后,华商基金旗下的3只基金以45元/股的价格获配347万股,东海证券获配58万股。海通证券旗下的集合理财产品获配约58万股。
 
  从45元/股的认购价格,到如今跌至30.48元/股,机构们已经被深度套牢。然而,55元/股的报价,让人觉得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如今面对深度被套牢的现状,机构“逼宫”公司也并非没有可能。
人物访谈
赖晓凌:不跟风投资新概念 估值不是唯一标准
2011年9月5日 南方都市报
 
2007年10月加入晨兴创投的赖晓凌,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9年曾赴欧洲学习考察,回国后创办过一家手机SP公司,于2005年成功实现并购退出。此后,赖晓凌又重返校园,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了MBA.
 
  热衷茶位:TMT
 
  招牌茶点:UCweb、易到用车、车易拍、丁丁网、小米科技
 
  本期茶主:丁家乐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变化和诸如LBS等新功能的出现,造就了许许多多新的商业模式,也成了创业者和投资人们竞相追逐的新宠。然而,在这些看似新潮光鲜的模式背后,究竟有多少真正代表着市场上的实际需求,或许还要经历更长的一段时间检验。
 
  在晨兴创投副总裁赖晓凌看来,在刚刚起步的移动互联网领域,那些标榜着新概念、新模式的公司和产品大多还过于单薄,无法支撑起一个以刚性需求为基础的巨大的盈利空间,因此在现阶段,他更看好通过“新技术”来更好地满足“老需求”的商业模式。
 
  换句话说,就让新技术再“贴近地面”飞一会儿吧。
 
  “7个人”的投资公司
 
  南方都市报(下称南都):咱们就从最热的小米手机开始说吧。你说那是个很特别的案子,因为在它还处于构想阶段时你就参与了进去。在后期不断讨论和实践的过程中,你最担心的是什么?
 
  赖晓凌:这个案子的确对我来说比较特殊。2009年10月,大家开始有这样一个想法,12月确定要做什么,我从2010年2月开始做文件,4月投进去。其实,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知道这件事很难,但我愿意支持这帮有想法的人去做,如果最后做不成也认了。
 
  至于说担心,首先一个肯定是这个团队到底能不能做硬件,其次如果做硬件,会面临来自供货商方面很大的压力,第三是在现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下去做品牌,很容易被认为是“山寨”而看不到创新。但好在小米的整个商业模式,我们也是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和创业团队一起探讨出来的,双方已经有了共识,否则把这个想法抛给任何一个VC,恐怕都会被吓到。
 
  南都:我注意到,晨兴之前投的挺多案子都是雷军(微博)做天使投资人的,比如迅雷、多玩、UCweb.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只跟这些活跃的天使投资人合作?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VC机构之一,这么多年来,晨兴在操作方式上和其他VC有什么不同?
 
  赖晓凌:晨兴的做法跟国内大多数VC机构不太一样。我们最早是完全隶属于香港陈氏家族创立的晨兴集团旗下的T MT和生物医疗投资小组,后来独立成立创投公司,包括也吸纳了一些外部投资人进来之后,我们并没有招很多投资经理和分析师,完全是由7个合伙人自己看商业计划书、见创业团队、做投资文件,另外再配少数几个秘书负责会议安排。
 
  而且,因为这7个合伙人几乎完完全全是从中国本土的创业环境中成长起来,现在又是做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