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速览
新闻中心
● 行业速览 ●
盛世投资每日新闻摘要

 

盛世投资每日新闻摘要
2011年8月30日星期二
 
项目投资     2
瑞卡租车获富达投资和红杉资本千万元A轮融资     2
瑞卡租车宣布获得来自富达投资和红杉资本注资。据瑞卡租车CEO黄骥透露,此次融资规模达八位数级别,为租车业内获首轮融资规模最大一单。
行业动态     3
光伏的极夜     3
去年10月的时候,中国著名的织袜制造商浪莎集团的两位创始人—董事长翁荣金和总经理翁荣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军此前并不熟悉的太阳能光伏行业,成立浙江安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板IPO通过率84.13% 融资总额1840.71亿     9
记者日前从中国证监会了解到,创业板推出以来,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职能部门和创业板发审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序推进审核工作。
瀚曦投资成首家QFLP成功试点基金首期资金到位     10
首批落户重庆渝中的外资股权投资基金之一——重庆瀚曦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募集的首期650万美元基金近日顺利到位并结汇,成为全国首家进行QFLP试点成功的基金。
社交网络悖论:用户规模越大好友越多交流越少     10
社交博客创业公司Teethie创始人兼设计师妮娜·科斯拉(Nina Khosla)周一在美国科技博客TechCrunch上撰文称,目前社交网络中存在一个悖论,那就是社交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用户好友越来越多,但用户间的交流愈加减少、社交能力变低。
汽车零部件企业扎堆上市业绩拐点或致监管趋紧     12
8月24日,浙江龙生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IPO过会,汽车零部件类上市版图再添新丁。
高和投资苏鑫的“铁狮门”:SOHO2.0 升级版     17
2010 年,高和投资在北京商业地产市场30 多亿元人民币的收购,看上去更像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个寓言故事。在年销售金额超过5 万亿元,占国民GDP 总值八分之一以上的房地产业中,高和投资激起的也许只是涟漪,但不可否认的是,寓言往往是一些大事件的隐喻,或能鲜活地折射出某些规律。
钱最赚钱: 52家上市公司放160亿高利贷  27
在全民放贷的风潮中,上市公司群体摇身变成了“金融资本”。
信托系产业基金破土中信信托200亿推煤炭整合     29
在国家积极推动资源整合的大背景下,各路金融机构都在密切关注资源领域的业务机会。种种迹象显示,作为国家战略产业的能源产业在整合与开发利用上,有着较大的市场空间。正在各资源大省推广的山西煤改经验,已催生了大量的融资需求。
人物访谈     31
高哲铭:从创业家到投资人会开F-16战机     31
高哲铭,这个名字听起来像个儒雅的中国学者,其实不是。他是以色列英飞尼迪集团创建者和管理合伙人,还曾是个飞行员。也是他,引导英飞尼迪这一跨境基金管理集团专注于中国市场,掌握其在中国的10只基金。
 
项目投资
瑞卡租车获富达投资和红杉资本千万元A轮融资
2011年8月30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瑞卡租车宣布获得来自富达投资和红杉资本注资。据瑞卡租车CEO黄骥透露,此次融资规模达八位数级别,为租车业内获首轮融资规模最大一单。
 
  富达投资集团是目前全球最大专业基金公司,管理基金规模超过18000亿美金,富达亚洲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是其分支机构,投资过包括阿里巴巴、软通动力、华友世纪、亚信集团、无锡药明康德、水晶石数字科技、网秦等企业。
 
  而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创始于1972年,共有18只基金,拥有超过40亿美元总管理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成立于2005年9月,目前红杉资本(中国)管理着总额近20亿美元的美元基金和近50亿人民币的人民币基金。在中国投资过的企业包括奇虎、新浪、大众点评网、东方风行、匹克、好乐买等。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孙谦对本报表示,此次注资富达和红杉出资比例相若,之所以选择投资瑞卡是因为租车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外,管理团队运营经济型商业模式的经验也是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瑞卡租车成立于2009年,董事长郑南雁是现任7天连锁酒店集团的CEO,CEO黄骥是原7天连锁酒店集团高级副总裁,专注“经济型租车”市场的瑞卡租车,特色是“经济低价、不限里程、精选车型、4S店维修保养”,目前在广州、长沙两大城市拥有12家门店,约230辆汽车。
 
  目前,租车行业的老大神州租车已经在全国48个城市建立300多个租车网点,运营车辆达到了14000辆;老二一嗨租车也有6000台汽车,近300个服务网点。
 
  据罗兰贝格咨询公司调研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租赁车辆总数约为20万台,预计到2014年将达到43万辆;中国汽车租赁车行业规模预计也将从2010年的约182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4年的380亿元左右。
 
  “有了这笔融资,我们今年的汽车数量将提升至千辆级,下一步也将进军成都、昆明、贵阳等中西部城市,争取年内跻身租车行业的第一阵营。”黄骥说。
行业动态
光伏的极夜
2011年8月30日 环球企业家
 
去年10月的时候,中国著名的织袜制造商浪莎集团的两位创始人—董事长翁荣金和总经理翁荣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军此前并不熟悉的太阳能光伏行业,成立浙江安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光伏圈内盛传,翁氏兄弟为此准备了10亿元现金,将购买100台相关设备。此外,浪莎也看好新能源产业的另一个领域:LED,同时组建了浙江蓝也光电科技公司。
 
这样的雄心在一年前的中国光伏市场上并不稀奇。分析师们说,2010年对全球光伏制造商而言都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景气年份,市场规模达到约600亿美元。这促使中国出现一波效仿的创业潮,其它行业的商人们纷纷创办小型太阳能制造企业。去年12月时,波司登控股集团与江苏康博科技公司宣布共同投资60亿元打造的年产6000吨的高纯硅项目,号称年产值可达100亿元。三星、友达光电、台积电等亚洲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商也纷纷在该领域许以重注。
 
但现在,红灯却已亮起。受欧洲各国政府削减补贴和去年过度投资扩充产能的影响,许多光伏企业顿感措手不及。自今年初以来,太阳能电池和硅片现货价下跌约 40%,已低于许多制造商的现金成本。整个光伏行业今年不会出现增长几成定局。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苏尼尔?古普塔(Sunil Gupta)更悲观地表示,光伏产业的发货量将在今年出现有史以来的首次下降,降幅达到12%。
 
被拦腰斩断的痛苦已令浪莎这样的后进入者陷于尴尬境地。今年8月的一天,当本刊记者探访浪莎专门用于光伏产品制造的四期工业园时,一幢建筑面积超过 5000平方米的6层厂房里还空空如也,只在一层的一个角落堆满了铝合金框,阳光透过四面墙上的玻璃窗照射进来,使得厂房更显空旷。与之毗邻的其它两幢厂房也是空无一人。而这三幢厂房此刻本应传出浪莎从切片到组件的光伏流水线的机器轰鸣。
 
“其实他们设备已经订好了,只是还没有配备到位。”一位知情人说,浪莎现在是骑虎难下,投了钱买了设备,但只要一开机就是亏损。
 
浪莎总经理翁荣弟并不承认这一切。他告诉《环球企业家》,从“十一五”规划公布开始,浪莎就开始关注新能源产业。翁说,浪莎现在还在观望,没投什么钱。浪莎新能源部部长周洪强向本刊记者证实说,他们是在订购设备时感受到了市场形势的逆转。“之前设备特别紧俏,提前半年才能订到货,到今年3月份时,突然很好买了。”周于是意识到市场热度已经降低,浪莎遂决定放缓光伏项目上马的速度。“如果市场继续低迷的话,是否对这块业务继续投入现在还很难讲。”周说。
 
最好是这样。
 
无锡尚德太阳能控股公司首席商务官安德鲁?毕比(Andrew Beebe)说:“我们见到了过去十年左右无节制的惊人增长,今后一年这种情况将会改变。太阳能电池板将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尚德和美国第一太阳能(First Solar)都已发出利润下滑的警报,后者今年第一财季利润已同比下降33%。
 
即使好消息看来也难以改变这一局面。8月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今年7月1日及以后核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及7月1日前核准但截至今年年底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外上网电价均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这预示着光伏行业期盼多年的1元上网电价时代正式启幕—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一直是尚德们梦寐以求之地。
 
但对新近计划投产的小型光伏企业来说,它们可能等不到日出了。达不到规模经济效益的这类企业极有可能被挤出市场。毕比说,供应过剩将推动“对质量的追逐”,并强化人们眼中的品牌差异。无情的优胜劣汰将使得尚德、英利和江西赛维LDK这样的大型光伏制造商强者恒强。野村证券分析师尼庭?库马尔 (Nitin Kumar)说,二手太阳能设备的价格仅为一年前的一半,似乎表明制造商正在关闭工厂或走向破产。
 
一个中国光伏产业的分水岭正在出现。
 
日落之前
 
此刻,与浪莎同病相怜者大有人在。
 
在浙江的另一个城市海宁,本刊记者见到了此前分别为李宁和阿迪达斯的袜子做代工的吴俞中和殷建忠,两人在2008年时就一起投身到光伏领域,吴做光伏产业上游的拉棒、铸锭,殷做中间段的切片。现在,殷投资的下游电池厂也即将投产。
 
殷建忠早年创办的康义纺织主要为李宁、KAPPA、优衣库的袜子做代工,一度KAPPA 70%的袜子均由康义生产。2005年底,尚德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创始人施正荣随即成为中国新晋首富。也在那年,众多浙江商人开始拎着钱袋冲进光伏产业。殷自然也不想放过这个看起来轻易赚大钱的机会,但由于高资金投入的门槛,他并未立即扎进去。
 
2008年,殷终于下定决心做切片。在他看来,这是个可进可退环节,符合谨慎稳妥的传统商业思路。“我只买切片的设备,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帮别人做加工。”殷初期投资3000万元,是其康义纺织全年收入的一半。
 
当年6月,殷成立万邦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选址在离康义纺织不到3公里的海宁郊区的永胜村。他一边进行厂房的基础建设,一边开始订购设备和招人。当时硅片价格还高达58元/片。
 
但3个月后金融危机爆发,引发了全球光伏产业的震荡。半年时间,硅片价格即从58元/片跌至14元/片。
 
殷当时暗自庆幸自己足够幸运。金融危机爆发于他的企业筹备期间,而最初不敢高投入囤积原材料,恰好让他躲过这一劫。
 
令人惊讶的是,经历金融危机之后光伏行业复苏的速度如此之快。2009年7月23日,殷投产时,恰逢市场回暖,随后就迎来了最火爆的2010年。
 
殷建忠回忆,去年市场最火的时候,客户直接问万邦宏的产能,意欲产多少买多少。万邦宏每月能生产220万片硅片,约给每个客户供应30万片,每月可以发三次货。去年一度有客户在月末就把下个月硅片的账款全部汇给殷,以求发货量能够保证。
 
加工一块硅片两元的利润,让万邦宏每月盈利400多万元,两个月的利润就相当于殷建忠做袜业一年的利润。殷也因此把主要精力放在光伏上,袜业交给夫人来打理。
 
殷建忠在光伏领域的发迹故事,很快引起了他以前纺织圈内的朋友一拥而上。
 
吴俞中20岁即开始从事袜业,与阿迪达斯的合作时间超过了10年,现在合约已经签到了2018年。不过,去年7月,吴还是冲进了光伏产业。
 
“袜业这块已经非常稳定了,我想投一些新兴产业,去年光伏市场又很好,毕竟我们圈子里的殷总已经率先做了。”吴俞中告诉《环球企业家》。吴回忆说,去年4月16日,他和殷在一次饭局上聊到光伏产业前景,这让他心潮澎湃。回家后,他细想了进入光伏领域的可行性,并找到中国袜业前五名的耐尔袜业创始人董小良咨询。在聊的过程中,董不仅支持他进入光伏领域,还表示愿意出资,成为原始股东。
 
随后,吴俞中又找到了海宁光伏第一人—超达经编董事长章宝阳。章对吴说,光伏绝对是有发展前景的。章进而说道:“既然你们年轻人来做了,我也投资入股吧!”
 
在短短5天内,吴咨询一个人,就增加一名股东。这让他彻底下定决心投身光伏领域。吴和另外三名股东初始投资2.2亿元,选择的领域则是偏上游的拉棒、铸锭。
 
这一业务属于资金投入较高的一环,因为上游原材料为硅料,而硅料供应大部分在国外且十分紧俏,往往需要预付上亿元的订金。另外,硅锭(拉棒、铸锭生产的产品)是殷建忠切片厂的上游原料,一来保证切片厂原料供应,二来也不用担心新企业产出硅锭的销售。
 
吴的如意算盘可以说是精打细算。他算了一笔账,按照2010年的市场行情,投产之后每年能够实现7亿元的销售额,1.5亿元的利润。
 
如此烈火烹油的景象让海宁这个此前没有任何光伏产业基础的城市就此鼓噪而动。前海宁市经贸局行业管理科科长宋建荣告诉《环球企业家》,2009年,海宁市政府对光伏企业在税收、技改、人才引进、认证和展会五项上均设有补助,属于浙江省的地方政府里补贴最全面的。当年海宁仅14家光伏企业,但到今年已超过 40家,而海宁市政府正规划到2012年把光伏打造成为产值达300亿元的第一支柱产业。
 
一位海宁当地的光伏生产商描述去年光伏盛宴的情形时说:“就像地上都是钱,就等着你去捡。”
 
去年10月,浙江光伏中小企业联盟在苏州开了一次年会,光伏生产商们都非常兴奋,大家讨论的话题为各自在光伏上投资了多少,都野心勃勃地都想大干一场。晚宴结束后,大家迟迟不肯散去,在没有任何伴奏的情况下,居然去舞台上一首首地唱起歌来。
骤冷
 
殷建忠记得很清楚,去年11月30日时他还接到客户电话要求补货。但到了12月2号,短短三天时间,他生产出来的硅片就没有客户要了。接下来,硅片价格开始急剧下跌。半年之后,从21.7元/片下跌到11.5元/片到11.8元/片,跌幅近一半。
 
“我们做得比较早,累积了一些客户资源,才能在别人亏的时候勉强保本,今年3月份以后投产的基本上都是亏本的。”殷建忠说。
 
吴俞中的拉棒厂在今年2月硅料价格为66万元/吨时囤积了20吨硅料,但现在硅料价格已跌至40万元/吨,直接导致亏损500多万元。吴的工厂在今年4月投产后,现在仅能维系生存。若不生产,更面临每月200多万元的固定投入黑洞。
 
据《环球企业家》了解,海宁某规模较大的光伏生产商,十条生产线仅仅开了一两条。海宁有几家从广告、服装领域转型过来的光伏企业,现在也像浪莎一样处于观望之中。浙江湖州市已经有两家光伏企业退出。
 
“现在虽然是夏天,但是这个行业的人都还在过冬,很冷,很不舒服。”吴俞中说。市场大环境不好,吴更多在生产过程中寻找成本降低的空间。他观察到,在拉棒过程中,一次放入炉中的硅料量的不同导致成本不同。最初硅料量是105公斤,后来提升到130公斤后,使得每个月成本降低20万元。
 
心情最糟糕的那段时间,吴俞中在家的一面墙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来鼓励自己。
 
光伏市场之所以在短短半年内下跌如此厉害,最直接的动因为欧洲光伏市场补贴下调。2010年光伏装机量排名前两位的是德国和意大利,由于光伏补贴政策的变化,两国在2011年上半年的安装量大幅下滑。
 
今年5月,意大利批准了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补贴法案:对太阳能发电的补贴将持续到2013年,但补贴比例逐渐降低。其后,补贴将与一定规模的装机量挂钩。意大利政府准备将每年用于太阳能发电补贴的资金限制在60亿到70亿欧元,一直保持到2016年。
 
德国在今年2月通过光伏上网电价下调方案,2011年中期上网电价下调幅度根据今年3月到5月的装机规模来确定。只有当年装机规模低于3.5GW,才不会下调光伏上网电价,否则装机量每增加1GW,光伏补贴下调幅度将增加3%。从远期来看,德国政府希望将安装上限控制在3GW到5GW。
 
一边是欧洲市场补贴下调后市场需求不增甚至减少,一边是去年市场火热,一线企业的产能扩张,以及蜂涌而入的新进入者,使得整个市场的供给量在一年之内几乎扩充了一倍。如此形势导致了供求关系的完全逆转,光伏产业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
 
从人员招聘需求上也可见一斑,浙江省光伏中小企业联盟会长罗之彤介绍,过去是企业愿意花高薪聘请技术和采购人员,而现在则需要的是国际销售和品质管理人才。
 
而在这市场波动的过程中,国内企业开始大面积地降价以求自保。一批知名的国内光伏生产商扎堆欧洲港口,他们直接与客户交易,基本上就是相互压价。索拉贝特总经理邵宏政上个月去欧洲走访客户时,客户告诉他,一个礼拜之内有30多家中国光伏组件生产商给他发邮件报价,价格一家比一家低。
 
“现在只想着生存。只要有生意做,没有利润不要紧。”邵宏政说,这种恐慌性抛货也造成了光伏产品价格的急速下跌。
 
更严重的是,小型光伏制造商除了忍受随时波动的产品价格外,更会被企业内部的资金链掐住脖子。
 
海宁一家光伏企业去年曾向银行成功申请到2亿元贷款,然而今年银行仅批了4000万元。“这还是因为我们信用好,现在其它光伏企业根本不可能贷到款。”这家光伏企业负责融资的董事说。不过,恶性循环,这家光伏企业还有4600万元应收账款在外。
 
自我救赎
 
邵宏政比喻说,过去光伏产业是伴随龙卷风,一群鸟飞过来,中间还有猪,猪能飞起来是龙卷风刮上去的。现在是风停了,鸟继续在天上飞,而猪则掉到地上就摔死了。
 
“想投资光伏的企业我都要问它,你的技术、资金在哪里。这不是几千万元、几亿元进来玩一把就可以的。”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告诉《环球企业家》。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认为,中国光伏行业已到了整合的时间点。一线企业过去订单执行不完时,还会找小企业进行OEM代工。而现在整个价格压低后,利润也低,且争抢客户中更得保证质量,不敢再交给小企业代工来做。
 
“好几百家企业,不可能家家都生存。新的行业一涌而入之后,肯定经历洗牌,剩下十几家企业生存。”王斯成说。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则做出更细致的预测:现在1000家光伏制造商,经过未来十年行业整合会缩减至30到50家,其中核心产品段的制造商大概只会有10家左右。
 
收购整合在所难免。专注于清洁技术投资的易凯资本董事总经理赵文挺告诉《环球企业家》,大企业不会对同一链条上的小企业感兴趣。这些小企业要么死掉,要么被想要涉足光伏制造领域的国企兼并收购。
 
赵认为,国内光伏上网电价确定之后,很有可能沿袭风电的发展路径。国有企业从下游电站运营开始,再渗透到制造端,成为光伏制造业的主力。“如今单纯地在非上市的光伏企业中进行VC或PE的投资者,越来越少。”赵说。
 
英利董事长苗连生前段时间公开表示,低谷期对有准备的企业来说,恰恰是机遇。当行业暴利的时候,必然是拥挤的时候。优胜劣汰,剩下的才是精英。经过一轮洗牌后,行业的门槛被提高,只有那些有实力的公司才能真正做强做大。
 
强者恒强,弱者呢?
 
只有自救。2000年上市的海宁天通创办于1984年,主要业务为电子材料和高端装备。天通创始人潘广通早在2004年就曾做过光伏的调研,在他看来,当时光伏产业资金门槛高、市场容量小,于是没有上马光伏项目。随后几年,国内光伏制造业规模的越来越大,潘做光伏的念头越来越强烈。2009年底,他开始决定涉足光伏领域。
 
潘让天通光伏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滕斌带领一个前期调研团队,在全国各地进行为期半年的调研。“当时各种各样背景的人都来搞光伏,都扯不上半点关系。”滕斌说。
 
滕深深感到这个行业的无序和不成熟。光伏行业里,几乎都是毕业四五年的大学生,但恰好赶上了好时候。传统行业从业十年也不到20万的年薪,但在光伏行业同样资历的年薪就能超过30万。在新企业大规模成立、高薪聘人的环境下,从业人员通过跳槽就能实现工资翻番。
 
滕斌说,行业里的人心态都特别躁动,人员流动率很高。浙江昱辉阳光董事长李仙寿今年7月29日在微博上曾经写道:“我花血本培养的技术负责人背叛公司,带技术跳槽,我曾经无限信任这些年轻人,结果我很受伤。”
 
2010年6月,天通开始进入筹备期,上马50MW的电池片和组件项目。最开始滕斌以为光伏行业技术门槛很高,从天通的控股股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八研究所引进了一位28岁的工程师做技术团队的负责人。后者带领一帮刚毕业的20多个大学生,在四十八所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培训。就是这样一个团队,也能将到位的设备调试成功并进行电池片的生产。
 
2011年元月18日,天通电池片生产线正式投产,但现在,其虽能满负荷运转,但库房里却堆积了还未售出的100多万片电池片。
 
在滕斌看来,天通这样的小型光伏制造商现在必须苛求于技术和质量以获得市场的生存空间。“我们拿国内最好的产品,与我们和三菱合作生产的产品做比较,我们的效率要好。”滕斌说。三菱现在正计划把拉晶炉的生产基地从日本转移到中国,天通希望借此能掌握到三菱的技术。
 
索拉贝特总经理邵宏政说,索拉贝特更看重拥有一个丰满的销售网络。
 
在其它中小企业还在以每年参加国际展会的方式获取订单时,索拉贝特已经采取在国外设立分公司、仓库、当地服务团队的方式来拓展海外市场。邵宏政更进一步的计划是,要在每一个地区设立代理商和销售商,建立起完整的市场网络。现在,索拉贝特已经在德国成立了分公司,在意大利成立了办事处,且都是招聘当地团队。
 
专注技术研发、开拓海外市场,这些在一线光伏企业中早已被实践证明的可行方式,正在被中小企业模仿学习。
 
浙江省光伏中小企业联盟会长罗之彤说,中小企业在光伏行业内也有自身的特点,积极、生命力旺盛、成本低廉,只是单个势力难以与大企业抗衡。他希望该联盟能让这些企业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用较高的质量标准来彼此约束,以此抱团取暖。
 
但瑞信分析师Darryl Cheng说,从长远来看,太阳能产业的整合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市场规模逐渐变大,成功的企业将需要规模经济。单打独斗的光伏企业未来可能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他说。
创业板IPO通过率84.13% 融资总额1840.71亿
2011年8月30日 证券日报
 
记者日前从中国证监会了解到,创业板推出以来,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职能部门和创业板发审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序推进审核工作。截至2011年8月19日,共受理创业板首发申报企业583家,召开发审委会议192次,审核企业334家,其中审核通过企业281家,通过率84.13%,在创业板挂牌上市企业256家,融资总额1840.71亿元。
 
  据介绍,从2009年10月底正式推出以来,我国创业板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市场各方参与积极有序,创业板在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初步体现,初步达到了预期目标。
 
  首先是创业板正在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截至2011年8月19日,在创业板上市企业256家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7家,占比为92.58%,一大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较高成长性的创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正在发挥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其次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促进作用逐步发挥。截至2011年8月19日,在创业板上市企业的256家绝大部分分布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文化教育传媒等领域。创业板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是新时期经济发展和产业培育的新探索,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再次,是对创业企业发展的支持效果初步显现。截至2011年8月19日,在创业板挂牌上市的256家企业,广泛分布于全国26个省区市,总体保持了较好的成长性和较强的盈利能力,创业板上市公司已披露2011年半年报的181家中,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平均增长34.03 %,利润同比平均增长25.5%,创业板对创业企业的吸引、凝聚和带动支持作用日益显现。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示范作用带动下,更多的优秀人才和资源加入创业企业,促进了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氛围。
 
  第四是对社会投资的带动效应持续增强。创业板推出以来,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中小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热情,同时也有力带动了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民间资本的活跃与发展。以去年为例,国内资本市场新上市公司家数为347家,其中创业板117家。但据统计,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资的项目数量就超过了1000家。创业板对民间投资的带动效应十分突出,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格局初步形成。
 
  第五是创业板市场交易活跃,运行较为平稳。截至2011年8月19日,投资者开立了创业板账户的已有1947.6万户,其中有32.3%的账户参与了创业板二级市场交易。为保障市场安全稳定运行,证监会建立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理性参与创业板,同时强化信息披露监管,警示市场风险,遏制市场炒作。两年来,创业板指数顺利推出,交易结算系统运转顺畅,运行平稳,经受住了国内外市场波动调整的考验。
瀚曦投资成首家QFLP成功试点基金 首期资金到位
2011年8月30日 渝中报
 
首批落户重庆渝中的外资股权投资基金之一——重庆瀚曦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募集的首期650万美元基金近日顺利到位并结汇,成为全国首家进行QFLP试点成功的基金。
 
  “3年内,瀚曦将在海外募集5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包装我市旅游业及配套产业。”重庆瀚曦股权投资基金公司负责人介绍,旅游发展基金将首先发展政府优先开发的项目,目前已有4个项目在谈,包括景点、旧有设施改造等。业界认为,重庆成功建立QFLP通道,有助于重庆的金融创新,活跃重庆的金融氛围。
 
  所谓QFLP(即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是指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通过资格审批和其外汇资金的监管程序后,将境外资本兑换为人民币资金,投资于国内的PE(私募股权基金)以及VC(风险资金投资)市场。根据规定,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除另有规定外,不得用于境内股权投资。因此,外资LP(有限合伙人)在投资境内企业时需经相关主管部门“一事一批”,且投资领域也受到很多限制。
 
  试点QFLP制度后,外资PE只需要事先向当地的金融主管部门报备一个“项目池”,将自己近一年准备投资的项目进行详细陈述,金融主管部门将根据外管局分发的额度进行合理分配。这样一来,外资PE就不需要每投资一个项目都要向外管局报批。
 
  今年以来,国家外管局在北京、上海和重庆开展QFLP试点,不必等到项目落实,便可在规定资金额度内兑换成人民币,重庆在5月份获得QFLP试点资格后,瀚曦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就率先引进基金并结汇,这标志着重庆在QFLP试点上已取得突破性进展。6月,瀚曦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与市金融办、市旅游局签订合作协议,设立重庆旅游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成为重庆首支旅游发展基金。
社交网络悖论:用户规模越大好友越多交流越少
2011年8月30日 新浪科技
 
社交博客创业公司Teethie创始人兼设计师妮娜·科斯拉(Nina Khosla)周一在美国科技博客TechCrunch上撰文称,目前社交网络中存在一个悖论,那就是社交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用户好友越来越多,但用户间的交流愈加减少、社交能力变低。
 
  以下是文章全文:
 
  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与在线网络好友的互动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以前我们使用同一服务的好友很少(在线或离线),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联系,并查看好友的动向。互联网曾经是一个充满陌生人,让人感到提心吊胆的世界,我们突然找到了一个友好的方式来开拓这个世界。我们的大部分好友都不在线,至少没有使用同一服务,但是彼此之间的熟悉度让人欣慰,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少数好友的动向来寻找新的内容和朋友。
 
  于是我们爱上了这种网络,因为它让我们觉得很多与我们相似、有共同经历的人都在这里。于是很多社交网络,特别是Facebook和Twitter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Facebook促进了一种文化规范,那就是与我们每一个熟悉的人结为朋友。突然间,我们每去一个地方,就会有大量的朋友出现。与少数朋友分享经历的过程告诉我们,结交更多的在线朋友可以使得我们的经历更加风度。然而,事实并非这样。
 
  社交网络让联系变少
 
  事态发展成了另外一种趋势,那就是我们不再真正重视我们之前联系过的在线好友。以Twitter为例,Twitter曾经是早期使用者谈论技术的好地方,但没过多久,你现在已经很难在你的信息流中读到多少他们发布的博文。
 
  但是随着社交网络变得更加紧密,人们可以在Twitter上找到更多他们知道以及喜欢的人,于是用户就变成了上百人的粉丝,全部阅读他们所发的微博成为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当然前提是,你在Facebook或Twitter上拥有很多朋友,并且真正重视他们所说的话。
 
  悖论
 
  社交网络中存在一个我们谁都不愿承认的悖论,那就是随着社交网络规模的变大,我们的社交能力却在下降。
 
  和其它市场一样,社交网络也要遵循供需平衡定律。随着社交网络中二进制数字、照片和链接数的不断增长,这些小项目中的个体价值却在降低。
 
  这也许能够解释我们对于新产品所产生的兴奋。比如,当一小部分人使用Foursquare服务时,我们就会通过这项服务追踪好友的位置和去向。在一个小用户群规模基础上,了解这些信息并让其他人知道并保守这个小秘密,会使得早期Twitter用户感到十分神奇。但是随着我们好友数量的不断增长,特别是超过了150的邓巴数字(指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约为150人)后,这种社交魅力就会开始减退。在这种好友规模下,我们不可能轻易追踪好友的行踪,当好友数量超过150人后,所有的联系就会变成简单的评论,因为真正的交流已经耗尽了我们本就有限的网络互动能力。
 
  小规模社区的优势
 
  网络真正让人感到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它建立在一个小规模用户群基础上,就像一个社区一样运营,但是大用户群就会导致分裂。
 
  社区给予了我们观众和视角,我们知道我们在与谁交流,这并不是一件多大的事情,但是它就像胶水一样能将我们的通信联系到一起。这就像在空旷地中大喊与你前面所站之人进行交谈的区别。
 
  用微博进行体育赛事直播和参加SB Nation比赛网站有何区别呢,一条微博并不是一种体验,它是将一个人的体验传播到模糊,不确定的受众群体。
 
  这种激发和表达共同情感的情绪是笑话和互联网社区的内在驱动因素,当然,社区不尽相同,但他们的魅力却相似:知道其他人也与自己拥有相同的兴趣,这就增强了用户在社区中的归属感和会员身份,成为了整个讨论的基础。
 
  真正的社交产品
 
  如果我们的社交网站规模继续扩大,就像Facebook现在所做的努力,消费者很快就会感觉到社交网络不再像之前那样有意义。如果我们要开发一款社交产品,我们就需要这款产品真正让人社交化。
 
  我们打造的社交产品不但可以让用户写作并发表,还需要鼓励讨论、体验、持续并有意义的关系,这才是为用户创造真正的利益。因此,社交网络的未来不再是网络,而是在社区内。
汽车零部件企业扎堆上市 业绩拐点或致监管趋紧
2011年8月30日 上海证券报
 
8月24日,浙江龙生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IPO过会,汽车零部件类上市版图再添新丁。
 
  自2009年A股IPO审核重启以来,借助汽车业景气度高涨之势,零部件公司接踵登陆资本市场,至今已有22家完成IPO,其中今年就有11家上市;此外,还有3家企业借壳上市。以上数量,占过去20年零部件上市企业存量的50%,融资额更数十倍于前者。
 
  记者从多家投行处得到的反馈是,至少30个项目将于两年内申报IPO,汽车零部件企业集群上市潮继续汹涌。
 
  分析可见,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业务板块越来越细分,业务范围从传统领域逐步延伸至新能源、高技术含量的电子产品等领域。而各种类型的财务投资机构纷纷涌入,争食其IPO盛宴。
 
  但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对之审核却似有收紧迹象,市场的态度亦趋于谨慎。今年上半年,盛瑞传动、联明机械、保隆汽车三家IPO申请被否;A股首家因询价机构不足导致IPO失败的八菱科技亦是零部件企业。从中折射出的隐忧包括大客户依赖、单一市场依赖等,而最叵测的则是汽车业周期波动风险。
 
  基于此,记者试图通过对大量案例的梳理和剖析,归结零部件产业链的业务特征,提醒投资者关注行业“拐点”风险。
 
  零部件板块大扩容
 
  借力汽车业的高速发展、A股市场的超速扩容,2010年以来,汽车零部件企业扎堆上市。据记者统计,截至8月29日,2010年有7家、2011年至今有11家上市。而这一数据在2009年是4家、2008年为3家。
 
  8月26日,精锻科技挂牌上市,首日上涨50.56%,成为近期弱市中的一抹亮色。招股书显示,精锻科技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轿车精锻齿轮生产企业,2008年至2010年营收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6.8%和88.7%。
 
  汽车零部件企业IPO的最新一例是8月24日过会的浙江龙生。该公司主营汽车坐椅功能件及其他金属零部件,2008年至2010年净利润分别为1690万元、3354万元和4157万元。
 
  借力汽车业的高速发展、A股市场的超速扩容,2010年以来,汽车零部件企业扎堆上市。据记者统计,截至8月29日,沪深两市共有63家主营汽车零部件的上市公司(依据中信证券行业分类),总市值3697亿。其中,2010年有7家、2011年至今有11家上市。而这一数据在2009年是4家、2008年为3家。
 
  以融资额计算,2010年上市的7家零部件企业IPO募资约131.8亿元,相比2009年同比增幅达10倍。今年以来,11家IPO零部件企业合计募集资金121.3亿,几乎已达2010年全年的水平。
 
  统而观之,零部件上市公司的业务板块越来越细分,上市主体从传统领域、非核心零部件企业逐步延伸至新能源领域、核心零部件企业及高科技电子产品等。从汽车产业链看,从整车厂-总成供应商-部件供应商-零件供应商,如今的上市主体基本涵盖每个环节。
 
  分开看,总成供应商多为国外巨头控制,可类比的是整车企业的专属供应商华域汽车、一汽富维、东风科技等。部件供应商,典型的包括传动系统的万向钱潮、内饰系统的宁波华翔、制动系统的亚太股份、冷却系统的银轮股份、变速器的万里扬、空调系统的松芝股份等。零件供应商,包括提供曲轴的天润曲轴、传动轴的远东传动、车轮的兴民钢圈和金固股份、橡胶件的中鼎股份等。
 
  由于汽车零部件涵盖甚广,细分产品极其庞杂,国内部分大型车企选择先拆分零部件业务上市,尔后零部件企业再拆分细分业务上市。
 
  最典型的案例当属华域汽车。该公司8月25日公告,接到参股公司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称亚普汽车已向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备案申请材料,该局已受理该材料。
 
  查阅资料可知,目前亚普汽车总股本为45000万股,华域汽车持有其33.90%的股份。再据华域汽车2010年年报显示,亚普汽车主营汽车塑料油箱,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汽车塑料油箱制造基地,2010年末总资产17.7亿元、净资产6.8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
 
  华域汽车系上汽集团旗下的零部件企业,2009年被分拆出来借壳巴士股份(10.38,-0.22,-2.08%)实现上市。如今,华域汽车酝酿分拆亚普汽车IPO的计划即将步入临门一脚。
 
  从另一角度看,国内汽车零部件群体上市折射出行业的融资困境。分析人士指出,国内零部件承受着如“三明治”般的压力,即高端产品开发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压力,产品成本优势受到来自其他新兴国家的低价压力。由此,产能扩张、行业并购成为零部件企业的立身之术,迫切需要资金做后盾。
 
  正如浙江龙生招股书所言,产能是衡量零部件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供应商来说,产能扩张势在必行,若能率先把握投资机会,就能在未来发展中占据先机。
“利益同盟”共享盛宴
 
  2010年以来IPO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大多数有财务投资者进驻。其中,除创投机构之外,还包括重要客户、同行等“利益同盟”。优化股权架构、稳固下游客户关系、拓展客户资源,是零部件企业引资的首要考量因素。
 
  记者注意到,2010年以来IPO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大多数有财务投资者进驻。其中,除创投机构之外,还包括重要客户、同行等“利益同盟”。剖析其引资动机可见,优化股权架构、稳固下游客户关系、拓展客户资源,是零部件企业引资的首要考量因素。
 
  创投“抱团进驻”的特征较为明显。例如,浙江龙生、顺荣股份、骆驼股份、精锻科技等多家公司均有3家以上的创投联袂入驻。
 
  最疯狂的“引资团购”发生于赛轮股份。2009年6月,赛轮股份原股东陈金霞及15名新增股东参与增资,“进场”的创投包括苏州新麟创投、上海顺泰创投、上海磐石投资、常州力合创投、苏州工业园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盈峰投资控股集团。而且,新进的股东之间的关系交织庞杂。比如,陈金霞控制的涌金集团持有苏州工业园区资产管理20%股份,股东许强、孟卫华分别担任苏州工业园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另有零部件公司“独家引援”则有特殊诉求。2010年2月,国投基金以3.94元/股的价格,认购星宇股份增发的886万股股份,占发行前总股本的10%。公司表示,引入国投基金的目的主要在于借助其实际控制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优势和地位,寻找行业并购机会,增强公司的影响力、竞争力,尽早实现进入中国汽车灯具制造企业前三甲的发展目标。据介绍,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有成熟的投资经验,控股、参股包括亚普汽车部件、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如果说创投入股属常规事件,那么,零部件公司引入重要客户、同行作为股东更加耐人寻味。
 
  记者发现,中原内配、远东传动拥有同一股东宇通集团,后者旗下的宇通客车则是这两家公司的重要客户。2007年6月,中原内配以6.5元/股的价格增资引入宇通集团等两名股东,其中宇通集团认购750万股。据招股书披露,中原内配的重要客户东风康明斯,主要为东风汽车、华菱集团、宇通客车等汽车厂商提供配套,这意味着宇通客车是公司间接客户。
 
  2007年末,宇通集团故伎重演,以5.5元/股的价格认购远东传动405万股股份。远东传动招股书显示,宇通客车为公司重点客户。针对宇通公司客车型号繁多、专用传动轴品种繁杂的特点,公司还设立专门项目小组进行设计研发。截至2009年底,远东传动为宇通客车供货580多种传动轴,另有260多种传动轴正等待生产件批准。
 
  另有零部件公司拉来同行“助阵”。2007年8月,江苏宏宝及其董事长兼总经理朱剑峰增资入股新朋股份,每元注册资本额作价7.4元,分别获得94.48万元出资额和80.31万元出资额,股份制后转换为200万股和170万股,跻身前十大股东之列。资料显示,江苏宏宝主营亦涉及汽车零配件,新朋股份的招股书将之列为可比上市公司。
 
  2009年5月,华峰集团以财务性战略投资者身份向美晨科技增资220万股,耗资501.4万元,占增资后总股本的5.15%。华峰集团旗下拥有华峰氨纶、华峰超纤两家上市公司,经营范围亦包含汽车配件零售。对此,招股书解释称,华峰集团自身不从事实际生产经营,与发行人的主营业务和主要客户均不相同,华峰集团各关联方企业的主营业务(产品)均不存在与发行人相同或类似的情形,不存在输送利益的行为。以美晨科技最新股价计算,华峰集团此项投资的账面回报高达14倍。
 
  “公司引入重要客户作为股东,无疑存在着维护和拓展双方合作关系的重要动机。”市场人士对记者分析说,“吸纳同行企业作为股东,表面看来并无直接利益关系,但公司可通过同行引荐重要客户、拓展销售渠道等,背后往往存在着利益关联”。
 
  借壳上市并非坦途
 
  “两家零部件公司借壳的曲折历程,看似各有具体原因,但市场对零部件资产盈利能力及其周期波动风险的担忧,恐怕也是方案首次被否的原因之一。”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
 
  除IPO的主流路径之外,部分零部件公司则通过借壳“曲径通幽”。据统计,今年以来,均胜集团、湖南天雁、富奥股份3家零部件企业借壳事项浮出水面。异常微妙的是,ST得亨、*ST轻骑的重组方案在首次股东大会审议时均被否决,再度审议才过关,折射出零部件公司借壳上市并非坦途。
 
  8月10日,停牌逾1年的*ST盛润揭开资产重组面纱,公司拟以4.3元/股的价格,新增9.38亿股吸并富奥股份,预估值约40.33亿元。据预案披露,富奥股份2008年至2010年度净利润分别为9784万元、25842万元、69755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0%,完全符合IPO指标。
 
  但细看富奥股份的股权演变,其冲刺IPO存在硬伤。资料显示,富奥股份前身系一汽集团旗下企业,2007年12月改制为股份公司,其时引入宁波华翔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49%;一汽集团退居二股东,持股35%。2009年9月,宁波华翔将富奥股份29%股权分别出售给金石投资、吉林省国资委所属的亚东投资和天亿投资,三者分别获得5%、2%和22%的股份,一汽集团被动升任第一大股东。
 
  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发行人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显然,富奥股份若想IPO,必须在2012年9月之后。
 
  去年敲定借壳*ST盛润之后,今年3月,亚东投资认购富奥股份增发的1.2亿股股份。最终,亚东投资和天亿投资以一致行动人身份,合计持有富奥股份32.14%股权,超过一汽集团的31.25%,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
 
  此番安排亦藏有深意。资料显示,富奥股份最近3年对一汽集团的业务依赖度超六成。与此同时,一汽集团旗下一汽富维同样主营汽车零配件。最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应当有利于上市公司减少关联交易和避免同业竞争,增强独立性。对于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新规特别强调,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在业务、资产、财务等方面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
 
  “汽车行业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相关性明显,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将对零部件企业造成显著影响。”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以前IPO审核较严格,程序复杂,且审核期较长,一旦宏观环境变化导致业绩波动,IPO很可能半途而止。相对而言,借壳上市的效率较高,相关标准相对较低,对拟上市公司具有较强吸引力。
 
  然而,当我们再将目光转向今年另两则零部件公司借壳上市案例时,不禁捏一把汗。ST得亨、*ST轻骑的资产重组方案,均是在第二次审议时才涉险过关。
 
  ST得亨今年1月披露重组预案,拟向宁波均胜集团等3家对象发行约2.2亿股,购买评估值约8.8亿元的汽车零部件类资产,增发价为4元/股。然而,该议案被首次股东大会否决。市场人士分析,定向增发价格过低以及注入资产盈利能力的疑问,是重组方案被否决的主因。
 
  3个月后,ST得亨“升级版”重组草案终获股东大会通过。对照可见,两份方案的最大变化是,增发价由4元/股提升到4.3元/股。此外,均胜集团特别承诺:在*ST得亨股价低于20元/股,不减持其持有的股票。重组方还承诺,置入资产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058万元、17646万元和19322万元。
 
  宁波均胜高管曾对外透露,公司原本存在IPO计划,但由于最近几年并购很多,且未来还会有并购,连续的并购将很难通过IPO的方式上市。
 
  *ST轻骑的重组方案也经历一波三折。根据方案,公司大股东兵装集团将持有的3.05亿股股权转让给中国长安,中国长安以其持有的湖南天雁100%股权及2亿元现金与*ST轻骑的全部资产和负债进行置换,拟置入资产的评估值为3.85亿元,置出资产评估值为5.88亿元。重组完成后,*ST轻骑主营业务将变为发动机零部件的生产与销售。
 
  其实,*ST轻骑前后两份重组方案完全一致。其首次被否的原因较为特殊,有部分股东在股权登记日后卖出了所持的公司股票,却投出反对票或者弃权票。第二次股东大会前,公司在股权登记日后申请股票停牌,从而有效避免了“非公司股东”因素的影响。
 
  “两家零部件公司借壳的曲折历程,看似各有具体原因,但市场对零部件资产盈利能力及其周期波动风险的担忧,恐怕也是方案首次被否的原因之一。”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随着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修订,借壳上市标准将趋同IPO,意味着借壳难度将日渐加大。
 “拐点”风险或致审核收紧
 
  “趁着行业景气度较高抓紧上市,是很多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想法。”市场人士认为,随着汽车业下滑风险加剧,监管层的审核或趋紧。
 
  在汽车零部件汽车频频IPO成功的同时,也夹杂着隐忧。今年上半年,盛瑞传动、联明机械、保隆汽车三家IPO申请被否;而A股首家因询价机构不足导致IPO发行失败的八菱科技,主营亦是汽车零部件。
 
  联明机械IPO被否,显示监管层对其经营独立性的担忧。该公司95%以上业务依赖上海通用,2008至2010年,公司对上海通用、通用北盛和通用东岳的合计销售额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7.86%、97.24%和94.56%,通用北盛和通用东岳均为上海通用参股50%的公司。
 
  而盛瑞传动折戟IPO,原因很可能是“寄生”潍柴系诸公司。具体来看,盛瑞传动九成的重型柴油发动机产品都依赖于潍柴,其对“潍柴系”的销售额在2008和2009年分别为5.68亿元和6.15亿元,2010年更是狂飙至10.58亿元。同时,潍柴系也是盛瑞传动的供应商,2008至2010年,盛瑞传动向潍柴的采购额比例均在40%以上。
 
  保隆汽车IPO被否的原因更为复杂。除了存在利润依赖关联交易的质疑外,由于该公司主营出口业务,海外市场的巨幅波动、产品诉讼等问题均体现出国内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窘境。
 
  行业隐忧最直观的表现,是零部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零部件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均出现下滑,这是继2005年零部件行业受整车业低迷和钢材成本上升影响之后,第二次出现类似的财务迹象。
 
  据记者统计,截至8月29日,两市共有44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披露半年报,占总数的70%。其中,毛利率较去年年报出现下滑的多达37家,占比84%。
&nb